第4章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的案例分析
济南试点城市项目
济南市千佛山南路11号院海绵城市改造工程
济南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划定大明湖兴隆区域为试点区域。千佛山南路11号院位于试点区域内,现状为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舜元酒店、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学生宿舍及济南市老年大学的所在地。
千佛山南路11号院位置示意图
千佛山南路11号院地处千佛山西麓,院内地势高差较大,现状无雨水管线,径流雨水主要以地面径流方式排向周边市政道路(两个出口)。小区总占地面积46256m2,现状下垫面由建筑屋顶、沥青路面、花砖铺装停车场、水泥路面篮球场及园林绿地等组成。院内整体绿化率较高,改造条件良好。
设计理念
1 涵养地下水,促渗保泉。
试点区位于大明湖及中心城区众多泉眼的源头,区域内分布多个渗漏带, 实施院落改造对于补给、涵养地下水及促渗保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源头减排,缓解马路行洪压力
优先引雨水进入改造后的绿地系统,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实现源头减排,缓解马路行洪压力。
3建筑小区与道路交通系统协同调蓄
千佛山南路道路纵坡较大,马路行洪问题突出。本次设计结合场地高程关系,新建400m3调蓄池,以消纳千佛山南路部分道路雨水,实现建筑小区与道路交通系统的协同调蓄。
4院落景观提升,积水路面改造
同步实施院落景观提升、破损及积水路面的修复与改造。
设计方案
1 年径流控制率指标
按照“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的原则实施院落改造,以期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建设目标。由于该区改造条件良好,雨水有接入院内绿地的条件,且考虑到试点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故该区措施规模核算时,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进行核算。,目标调蓄容积1164m3。
目标调蓄容积计算表
小区总面积
F区域
46256
m2
设计降雨量
H
mm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φ
区域调蓄容积
V
1164
m3
2 为起到良好的海绵建设效果,综合考虑场地及建筑功能、自然分割条件、汇水分区划分等因素,本次设计将院落划分为6个展示区,。
平面分区示意图
(1)建筑单体屋顶雨水利用区
①改造楼周边现状绿地为下沉式绿地
②新建高位花坛蓄、渗雨落管断接雨水
③雨水罐收集雨落管雨水,实现雨水回用
(2)道路雨水增渗、滞蓄区
①路缘石开口改造,收集路面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
②新建阻水路缘石,蓄、渗绿地内雨水
(3)小区屋顶雨水收集蓄渗区
①改造楼周边现状绿地为下沉式绿地
②路缘石开口改造,收集路面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
③U型排水沟,截流、导流路面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
(4)生态停车场蓄存回用区
①蓄水池,分担千佛山南路雨水压力,实现雨水回用
②透水铺装改造
(5)陡坡道路雨水收集蓄渗区
①渗水池,增大蓄水空间,加快渗水速度
②U型排水沟,截流、导流路面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
(6)
海绵城市实施—济南试点城市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