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事迹心得感想
面对强降雨、高水位和重灾情的严重威胁,全市上下全面动员,立即行动,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奋力抗洪抢险,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豆花问答网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抗洪抢险事迹心得感想资料。提供 7月21日以来,我省中部连续遭受暴雨和特大暴雨袭击,27日的特大暴雨总降雨量突破250毫米,是5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连续的强降雨,使松花江、饮马河、雾开河水位迅速上涨,石头口门水库最大泄洪量达到700立方米/秒,丰满水库最大泄洪量达到4500立方米/秒,我市饮马河和松花江流域9个乡镇国堤内的农田全部被淹,松花江流域3个乡镇多处村庄受到洪水侵袭,东西两线同时告急。这次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大批房屋倒塌,大片农田被淹,大量群众转移,大范围道路、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损毁。截止目前,,倒塌房屋590所,毁坏房屋3242所,,损毁堤防工程29处,损毁桥梁55座、涵洞111道,毁坏公路7648平方米,。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这次洪灾的降雨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灾害损失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在我市防洪史上前所未有。
坚决战胜这场洪水,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也是对全市人民勇气、信心与力量的一场严峻考验。面对强降雨、高水位和重灾情的严重威胁,全市上下全面动员,立即行动,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奋力抗洪抢险,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展现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动人场景,奏出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胜利凯歌。
1、科学决策,沉着应对不断变化的汛情。
自7月21日以来,市委、市政府根据汛情发展变化,多次召开各层次、各类别抗洪救灾会议,科学调整工作思路,研究部署全市抗洪工作。防汛之初,根据汛情、雨情,提出了“三个确保”即保国堤、保回水堤、保群众安全的工作思路。7月26日,石头口门水库放流量加大到550立方米/秒,国堤压力巨大,经过科学研判,确定“有保有舍”的工作思路,要求死保国堤。7月28日,石头口门水库计划放流量增加到700立方米/秒,丰满水库放流量计划增加到2000立方米/秒,形势异常严峻,我们提出了“保证国堤无一处决口,保证不出现一人因灾死亡”的双保目标。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市级各包保领导分赴东西两线靠前指挥,各乡镇街和相关部门严阵以待,全力迎战洪水。
7月30日,,饮马河堤防持续高水位运行近7天,险情不断发生,形势万分危急,各乡镇结合实际开展了“小中大、642”相结合的巡堤模式,纪检监察、市委办、政府办紧急组成抗洪工作督查组强化巡堤和物资储备,使险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发现,第一时间能够处置。8月4日,在决胜的关键时刻,根据天气变化,全市发布总动员令,92个部门和单位步调一致的组成了1600人的抢险抢转移突击队,24小时待命值守,随时准备投入抗洪抢险和群众转移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城区防指也都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对各项抗洪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可以说,符合实际、具有高度预见性的科学决策,保证了抗洪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为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措施扎实有效。
在汛期之前,市防指和相关部门及时修订完善了市防汛抗旱工作预案、松花江和饮马河水灾抢险应急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新制定了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全市防汛抗洪抢险提供了实施依据。进入7月下旬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汛情形势,水利、财政、林业等各相关部门,东西两线各乡镇街紧急组织编织袋150万条、铁线30吨、塑料布8吨、钢筋10吨、无纺布10万平方米、木桩1240立方米、发电机组50台套,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同时,进一步落实了抗洪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包战线,副市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社干部包堤段。市乡村社各级干部全面动员,消防官兵、公检法干部、民兵预备役组成了前线抗洪抢险冲锋队。水利局在第一时间派出30名水利专家充实到9个重点乡镇提供技术指导。在20余天艰苦卓绝的抗洪抢险中,全市累计出动4万余人次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为抗洪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充足的组织和人力保障。
3、全力以赴,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险情。
汛期以来,市防指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分析形势,研究对策,
抗洪抢险事迹心得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