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生平事迹介绍3篇
梵高的绘画成就 篇一
1、艺术特色
油画技法运用点彩画法。早年因学习传统绘画技法,画面色调并不明快,后来受新艺术流派影响以及个人气质使然,画面变得色文学素养,这使他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梵高喜爱伦勃朗,喜爱米勒,他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夫,工人,社会底层人。深厚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差,但画中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精神却是永恒不变的。
2、纽南时期
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闻名作品(所谓的闻名都是后人评价的结果,当时的梵高只是个待业青年)-《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厚,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夫情结,他好像很想成为一位农夫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憧憬,对淳朴农夫的敬重和对诚恳劳动的赞美。
3、安特卫普时期
1885年11月底,梵高确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梵高此时期的作品持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厚的笔触,但他也慢慢使画布变得光明了些,色调也丰富了些。
4、巴黎时期
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深厚的艺术氛围使凡兴奋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在弟弟提奥(当时在巴黎,提奥是颇出名气的画商,和印象派画家关系很好)的介绍下,梵高相识了许多印象派画家,比如劳特累克、高更、修拉、毕沙罗等。在受到印象派影响后,梵高的画风发生了改变,画面变得光明起来。他还在创作中汲取了印象派的一些技法,如点彩法等。这一时期梵高起先了大量的自画像的创作。2年后,梵高慢慢厌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他并不满意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而他独特的特性告知我们,梵高的绘画不属于任何流派,于是梵高带着希望来到法国南部,充溢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5、阿尔时期
1888年2月,梵高在挚友举荐下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并很快爱上了这儿。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疯狂”。创作进入了高峰。虽受法国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影响,但他的作品已极具特性,这源自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性格。他酷爱大自然,酷爱生命,他不满意于只是理性的“仿照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特性和独特的风格”(引号中的是凡高的原话)。所以,梵高是专心灵作画的大师。梵高在小城广场边租下“黄房子”,想建立“画家之家”。后来高更前来同住。不幸的是,梵高梅毒进入三期,引发精神失常,他与高更日夜争吵,后发生闻名的“割耳事务”。在阿尔居民的抗议下,梵高被迫离开,并自愿前往距阿尔不远的圣雷米的圣保罗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梵高在阿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仍无法卖出以养活自己。《向日葵》《收获景象》《夜间咖啡馆-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6、圣雷米时期
1889年5月8日,梵高自愿来到离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在圣-保罗精神病院治疗。这时的梵高已陷入对精神病的恐惊和对前途的迷茫中。他每隔几个月发一次病,但事后却特别醒悟,并且常常到户外作画。令人惊羡的是,梵高在这样的情形下并没有颓废,而是画出了一幅幅更加成熟,更加大胆,更加令人震撼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很多都表现
梵高的生平事迹介绍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