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竹节人》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竹节人》优秀课教课方案(部编本六年
级上册)
【教材解析】《竹节人》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内容记述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其实不论时间沉醉于斗竹节人,引至两人的手工玩具被老师充公,结果却发现注明段落,并完成下表。
“迷”
谁事件表现的感情从哪里可以看出
(字、词、句)
学生①制作竹节人
②斗竹节人认真、喜爱
沉浸、投入
老师充公竹节人,却偷偷地玩竹节人
怨恨、沮丧
满意如意
划分段落并归纳马虎
①第一部分(1-2小节):归纳当时“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②第二部分(3-19小节):描述了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和乐趣,表现出孩子们对自制竹节人的骄傲、对斗竹节人的沉浸。
③第三部分(20-29小节):表达了老师充公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表现出孩子们从沮丧到满意如意的感情变化。
全文围绕一个“迷”字,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时盛极一时的玩具——竹节人。从制作竹节人迷到斗竹节人迷,从学生迷到老师迷,充分展现了在那个物质生活其实不丰沛的时代,人们是怎样在简单的生活中搜寻乐趣的。
四、文章内容解析
(一)要点解析
第一部分:“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好自己做。
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艺儿,大家看了幽默,很快就能风靡全班,致使全校。“
“都“说明”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其实不是很好,玩具要自己做,而不像现在,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各种成品;”只好“有点儿心酸,也带点儿讽刺意味,只有自己着手才有的玩。”只要“”很快“”致使“也说了然当时的物质条件不发达,没有多种多样八门五花的玩具可供选择,所以一旦有幽默的玩具出现,很快就会吸引一大片人来玩。
第二部分:
①第4自然段。第6自然段。
(我们的毛笔斗用来做竹节人了,由于做得多,所以毛笔就“丢“得多,卖毛笔的买卖自然就好了。两相比较,显示出我的窃喜与愉悦。)
(第一个“而“表转折,写出我的窃喜和愉悦,表现了少儿的俏皮与可爱;第二个”而“是对前文的转折,固然课桌破旧,但却正好可以用来玩竹节人,表现了我的窃喜、满意与知足。)
②第5自然段,裂缝像“长江黄河“
(比喻+夸张,作者借用这个比喻想要表达这个豁口很大,其实也是经过大词小用来全力表现课桌的破旧,有幽默的收效。)
③第7自然段。
(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想,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这类玩法的喜爱。)
④第17、18自然段。
(作者连用了五个简洁的短句,五个连续的惋惜号,创建出一种紧张、热忱的气氛,衬托出孩子们蠢蠢欲动的激动心情,忧如古战场中英豪征战的序曲,一场强烈的战斗马上开始。表现了孩子们对于斗竹节人的投入、沉浸和深深的喜爱。)
⑤第19自然段。
(作者没有证明描述我们专心着迷的表情,而是经过侧面衬托,一是“攒着”围观的细节、“顿足拍手”“咋咋呼呼”的细节,一是听不见上课铃声,要等老师来,才知道上课的事实,既表现出“我们“对斗竹节人着迷,又给人丰富的联想。)

《竹节人》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大米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