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观潮
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奇怪的大自然”为主题。《观潮》记述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情形,描述了大潮的奇怪、雄伟、壮观。
学情解析
1、学生都来自于农村,有些大城市的孩子见得也多。农”。)
特其他地理环境形成了特其他壮丽情形,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何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设计企图: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快速进入课堂。
二、检查预习状况
(1)检查预习状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颤(chàn)动②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来人往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序次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谈谈各段的段意。
设计企图:让学生在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能顺利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三、理清表达序次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序次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准时间序次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序次把钱塘潮的
情形写详尽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序次)
设计企图:让学生对课文脉络有个整体掌握,清楚了然。进入下一阶段的
学习。
第二课时
教课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
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序次、抓特色的察看方法,培育学生留神察看四周事物的习
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课过程
一、引入发言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景”。我们希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
课,我们持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认识了什么?(板书:潮
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经过阅读课文,睁开想像的
翅膀,来感觉大自然创立的奇怪情形。
二、经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指引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海不扬波
(板书)观潮
潮来时闷雷转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领悟钱塘江来前的宁静、漂亮,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领悟作者运用比喻、比较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海不扬波)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从哪感觉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觉,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序次写潮来时的情形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响交流,教师实时指引、点拨。抓住以下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谈自己对

《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振中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