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0-12-31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2011-07-01实施
2011-05-09发布
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Safety technology code for electrostatic prevention
Q/SY 1431-2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防静电技术要求 2
2
2
6
、混合防静电要求 7
、检尺、测温的防静电要求 8
8
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大连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娄仁杰、吴秀敏、李斌、王红英、于海波、戴丽平、朱颖。
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静电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生产装置、储罐区、站台、码头等设备、设施的静电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158-2006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JT154-1994 油船洗舱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3防静电技术要求

:
a)尽量减少可燃液体、粉体、粉尘等流动时静电的产生;
b)防止可燃液体中加入水分和气体;
c)设法导出或中和产生的静电荷,使其不能积聚;
d)防止高能量的静电放电;
e)防止爆炸气体混合物的形成。
,应考虑:
a)配备能可靠发出报警并同时联动的自动检测控制仪表装置,如可燃气体自动报警、通风系统、静电接地自动闭锁机构等;
b)配置消防器材或设施;
c)设置紧急联络通讯设施;
d)采取通风等措施,减少可燃气体的积聚。
,应在满足操作及使用条件前提下,充分考虑到由于误操作或故障、检修等原因导致静电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应采取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产生的本质安全或安全防护技术手段。
,其必要的安全防护、安全检测、接地与跨接、保险装置及信号系统等,应齐全、有效。

,应做到:
a)严禁从储罐上部注入甲、乙类液体;
b)罐内必须进行充分脱水后,方可进料;
c)禁止对装有汽油等高挥发性产品的油罐直接切换注入低挥发性油品;
d)在储罐变更注入油品时,必须进行置换、清洗,置换、清洗后测定空气中的油气浓度,使之符合安全规定范围。
,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液体石油产品的调和;
b)丙类液体石油产品的调和,其中有一个单体组分属于甲、乙类液体石油产品时,严禁用压缩空气进行调和;
c)丙A类液体石油产品用压缩空气调和时,,液体石油产品调和温度应控制在低于该油品闪点20℃。
,涂料的体电阻率应低于108Ω·m(面电阻率应低于1×109Ω)。
进入储罐的油品流速: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在注入口未浸没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不应大于7m/s。如果采用油品管道静电消除器、防静电剂等其他有效防静电措施,可不受上述限制。%~5%时,进罐流速不得超过1m/s。
储罐在装卸液体石油产品作业后,均应经过一定的静置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见GB12158-2006)。静置时间详见表1。
表1 静置时间单位为分
液体电导率/(S/m)
液体容积,m3
<10
10 ~50(不含)
50 ~ 5000(不含)
≥5000
>10-8
1
1
1
2
10-12~10-8
2
3
20
30
10-14~10-12
4
5
60
120
<10-14
10
15
120
240
注:若容器内设有专用量槽时,则按液体容积小于1×10m3取值。
,不得进行有可能产生静电引燃火花

2010-12-31防静电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160 KB
  • 时间2017-07-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