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八仙过海景区导游词
蓬莱阁八仙过海导游词1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神仙”连在一起称谓,其实“神”和“仙”是有区分的。神话中的“神”是天生的,而仙话中的“仙”却是修炼而成的。这既符合了楼。这里是品茶观海、赏景听涛的地方。神仙们往往是饮酒作乐,放浪形骸,而我们却终归是人间情怀,清茶一杯,非常风雅。茶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是人生的必需品。特殊是在这望瀛楼上,静静品茶会使你进入物我两忘,禅意融融的佳境。“从来佳茗似佳人”,同对一片沧海,同伴一缕清幽,细啜慢饮之中,自有无穷韵味。我们景区特地聘请了闻名的浙江木雕师,用各种珍贵木材根据清代风格建立了八个高档雅间,雅间内有茶艺表演员为您表演茶道,您可品尝我们景区特制的八仙茶,八仙茶又称为八仙长寿茶,是用人参等珍贵中药材细心酿制而成,具有补肾健脾、益气温阳、抗衰防老的效果,常饮此茶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来到蓬莱的客人,经常为见不到海市奇观而感到缺憾。而在八仙渡,却可以从望瀛楼上观看到绰约迷离的瀛楼海市,领会到虚幻飘渺的奇异景象,得到感观上的满意。从这小小的观景台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光的折射而映现在楼窗玻璃上的海天景象。丹崖仙阁和田横山的虚景与长山列岛实景连在一起,绵延成一幅亦真亦幻的海上仙山图。蓬莱仙城的楼台,观光大道上的车流,还有八仙渡环海西长廊的倩影,都映现在这方透亮的屏幕上。其实,这里的景象和真实的海市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都是一种光学折射的作用,只不过真实的海市是出现在海天之间的,这里却是窗前之观,事实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前面的仙姑间和其他几个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窗口见到这种生动奇妙的景象。
望瀛楼最顶端是海风堂艺术馆。大家请上楼。这里珍藏着古今中外的名人字画,古代的有扬州八怪、张路、查士标、何绍基、刘墉、董其昌、铁保等的真迹,当代的有国学大师季羡林、红学泰斗冯其庸、书界大家启功、沈鹏、欧阳中石等,以及各类宝贵古籍画作。
八仙祠:眼前这座建筑便是八仙祠。大门口这位手持托盘的孩童便是善财童子,特地为乐善好施的人们降财赐福。
正对大门的是八仙祠正殿,八仙祠匾额是由当代闻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题写的,楹联“九天阊阖开宫阙,八仙过海在蓬莱”是由国家功勋艺术家、闻名学者杨仁恺先生题写。八仙祠里面供奉的便是八仙了。西配殿是财神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武财神、月老和文曲星;东配殿是祈福殿,里面供奉的是福、禄、寿、禧四位神仙。
蓬莱阁八仙过海导游词4
关于八仙的传闻,在我国流传久远,影响深广。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诗词、杂记中都有八仙之说。《太平广记》中也有八仙人物的记载。但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并非后人所传的八位仙人。到元明时期的杂剧中,才认定了我们今日所说的“过海八仙”。人们所创建出来的八位仙人形象,事实上并不甘愿接受玉皇大帝的管束,也不听从道家之祖老子调遣,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是天上仙人中的一个小小的流派,即所谓的“散仙”。
八仙祠正中供奉着漂洋过海的八仙,在他们的东面是东西南北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位神仙受太上老君调遣,掌管天上二十八星宿,为人间排忧解难,保佑人间平安。西面是风婆雨神雷公电母四位神仙,掌管风雨雷电。中间八仙中的第一位是长相最英俊的韩湘子,据说他是唐朝大诗人韩愈的侄孙,生性狂放,宝器是手中的洞箫。其次位是成仙最早的汉钟离,原名钟离权,汉朝人,他的宝器是身下的芭蕉扇。第三位是长相最丑但道行最高的铁拐李,据说他的大葫芦里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因此又被称为药仙。在我们的后景区有一个汉白玉的大葫芦,就是依据传闻所设计的。第四位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故事。他为什么要倒骑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做说明“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这位老人处事当心谨慎,凡事回头看,便于总结阅历。他的法器是手中的渔鼓。第五位是八仙之首吕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两举进士不第,后隐居终南山修道。传闻他可以点石成金,他的法器是身后的阴阳宝剑
蓬莱阁八仙过海景区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