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影评
(一)
今日一口气看了两遍《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的史诗英雄巨作《赛德克巴莱》。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二)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解并描述了台湾经马关条约被割舍后,台湾雾社与日本人对抗的事迹,这一事务在历史上也有讲解并描述。
这部电影从两个视角入手,土着人和日本人,主要是以雾社土着的视角演绎了全片,土着人各个部落之间的对弈,是为了追求荣誉与食物;土着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为了自尊与救赎,为了在死后可以抵达彩虹桥(一个可以让土着人死后心灵得以净化的圣地)。
在土着人自己的博弈中,每个部落的人都会高喊血祭祖灵这深深的体现了土着人自己的文化,他们部落之间的对抗并非是仇恨,而是一种生活的看法和竞争,输了的就是死亡,灵魂的超脱。当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就像电影中道泽部落的铁木瓦利斯头目,在年幼时被莫纳头目一次的威逼,成为其心理阴影,直到与日本人作战时,为一己之私协部落战士与日本人联手击杀土着联军。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现在工作的事来,好多电影里都有演绎出这种为一己之私不顾团体利益的人,他们结局都是很凄惨的。果真,铁木最终在对抗中死在了莫纳儿子的刀下,也是在死的瞬间,或许吧,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他明悟了。
土着人自己的对抗只是被电影导演化作了一个精细的片面,而主要演绎的还是与日本人之间的对抗。电影中,日本人占据台湾后用的是同化的方法,力求用最小的代价彻底折服台湾,让台湾人成为日本人,着相对是胜利的,在电影中也表现出了土着人与日本人的和谐,少数人与日本人通婚、学习日语等。但是,就像土着有铁木这样的头领一样,日本人也不乏类似的人。一个日本小军官,从其本性中瞧不起土着,欺压土着。在莫纳儿子结婚的时候,跑出来挑衅被土着殴打,最终成了两方对抗的导火索,接着战斗就起先了。
斗争很惨烈,土着女人为了男人可以无后顾之忧,除孕妇外(电影中日本人不杀孕妇)全部自缢。莫纳首领说感谢你们女人和孩子,是你们成就了男人的灵魂。土着三百战士全部死亡,战死或者自缢,没有俘虏。一位日本军部的军官说了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会在台湾看到消逝了几百年的武士道精神?是这里的樱花更加绚丽吗?
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在那彩虹桥上出现了莫纳和他的300战士,灵魂的超脱用一种意会的感觉在这一刻完备的演绎出来。心存信念,死并不行怕。
赛德克巴莱影评(三)
在没有看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之前,雾社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地名,而雾社事务更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也许就跟卢沟桥事变一样,是个曾经在历史课本出现过的名词,但也就仅止於此了。
最近,我很宠爱的一位导演,魏德圣先生便以此为题材拍出了喜闻乐见的电影,原来雾社事务描述的是台湾被日本殖民的时代,原住民饱受欺压,莫那鲁道等多位头目虽然曾见过日本的船坚炮利,但在日本警察不讲道理、咄咄相逼的状况下,自族人生命的持续及维护祖灵的尊严之间做出了选择。
魏导镜头下的雾社事务,没有是非对错,只有前因後果,让全部的观众了解到每个角色在历史中的定位,而他们又为何做出了这样的确定,猎场是原住民一切生活所需的来源,所以猎场肯定不行以被外族侵扰,也因为这样的特性,使部落与部落之间产生了嫌隙。
在这部电影中,重重的刻画了好几个人物内心的冲突,花冈一郎、二郎虽然是原住民,却接受了日式教化并担当日本警察,在日本人心中他们是原住民,但在原住民心中他们却是日本人的走狗;莫那鲁道或其他部落的头目,在族人的眼中都是怕事的懦夫,但他们其实是为了族群的持续,而做出忍耐的确定;日本跟原民通婚的家庭中,他们既是夫妻,却又处在敌对的阵营,虽然已经共组家庭,但是当战况紧绷时,彼此的信任忽然瓦解,这一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却深深的呈现了通婚手段的残忍及无奈。()
赛德克巴莱影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