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冰雪景观运动避暑旅游区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1、了解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概况;
2、理解东北冰雪景观运动避暑旅游区的基本特点;
3、掌握东北冰雪景观运动避暑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4、欣赏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景观
5、学会鉴赏山体景观
1、理解东北冰雪景观运动避暑旅游区的基本特点;
2、掌握东北冰雪景观运动避暑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讲授法,参观教学法。多媒体
第一节旅游区概述
本旅游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位于我国东北,西、北、东三面环绕着大、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山地外侧分别有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环绕;山地内侧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本区的冰雪景观、火山熔岩景观和高山湖泊等旅游资源,为本区的冰雪旅游、体育旅游和避暑度假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
黑龙江省概况
(一)基本信息
,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介于东经121。117~135。05’,北纬43。257~53。33’之间。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面积约46万km2,%,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在全国居第六位。
全省除汉族外,有48个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省会哈尔滨。
(二)自然地理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脉,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脉,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原的一部分,%,海拔高度为50~200m。
(三)历史人文
古为肃慎地,汉朝属夫余地,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阳行省,明为女真地,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这里分布着肃慎、治貊和东胡三大族系的先民。公元前2000多年,肃慎向帝舜献稽矢石磬。肃慎在汉代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棘鞠,金代称女真,清代始称满洲。黑龙江地区最早建立的地方政权是战国后期的夫余国。唐代设室韦都督府、黑水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
吉林的地方剧种有“二人转”、吉剧、新城戏和黄龙戏。“二人转”俗称“蹦蹦”或“棒子戏”,是在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和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在吉林省有近200年的历史,唱腔被形象化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深受群众喜爱。在民间素有“千军万马、台上就俩”,“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吉林曲艺有汉族的东北大鼓,蒙古族的好来宝、乌力格尔和朝鲜族的盘索里、鼓打铃等。吉林音乐具有地域性和多民族性的特点,包括传统汉族秧歌音乐、鼓吹乐及朝鲜族、蒙古族、满族音乐等。吉林是东北大秧歌的故乡,其歌舞独具风格。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均以能歌善舞著称。吉林美术画种较齐全。集安市的
“好太王碑”为高句丽第19代王碑刻,除了具有重要的政治,历史价值外,也是书法碑刻艺术珍品。
吉林特产以人参、鹿茸、紫貂皮为主。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目前主要的旅游资源集中在沿边境旅游带、4个旅游区(长白山、长春、吉林、西部草原四个旅游区)和3个典型的旅游节庆活动(吉林雾凇冰雪节、长春电影节、延边朝鲜族民俗节)上。
辽宁省概况
(一)基本信息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简称“辽”,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7,北纬8:’之间。南濒浩瀚的黄海、渤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望;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于朝鲜隔江相邻。全省除汉族外,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壮族,苗族土家族、达斡尔族、彝族等少数民族。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315万人。
(二)自然地理
辽宁全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
第二章 东北冰雪景观运动避暑旅游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