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主题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低;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措施.
才能目的: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小组合作才能和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和敏锐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主题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低;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措施.
才能目的: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小组合作才能和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和敏锐的观察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自觉开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现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课时
2 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参考前面的教学活动设计,安排学生进展探究活动,同时老师可以设计使用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活动导入
老师(拿出一双一次性筷子):有人计算过:,但日本如今却不消费一双一次性筷子,中国是世界上一次性筷子的最大消费国,猜一猜我国每年消费了多少一次性筷子?(板书:48000000000 )480 亿双!
从一个微小的生活细节引入资源话题
假设我们中国13亿人口中有6亿人每年用掉1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要砍伐多少棵生长期在30年的大树?
计算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环节一:我国的资源国情
1.通过数字感受我国的资源国情。
呈现一组反映我国资源国情的数字.
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37种;
我国有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的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居世界第三位.
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程度的32%;
人均淡水量为世界平均程度的24%;
人均森林蓄积量为世界平均程度的13%;
利用一组数字加深学生的认识
人均煤炭储量为世界平均程度的47%;
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程度的32%~64%;
人均铁矿储量为世界平均程度的49%;
人均铜矿储量为世界平均程度的29%;
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只及世界人均值的一半左右。
,占世界人均程度的1/4;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中的排名为:
土地面积:110位后;
耕地面积:126位后;
草地面积:76位后;
森林面积:107位后;
淡水资源:55位后.
问题:看了上述资料你有什么感受?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怎样的?(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学设计案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