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速读”历史、鉴往古今-《鉴史问廉》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速读”历史、鉴往古今
观看了《鉴史问廉》纪录片,感触很多。“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中国历史进程中,廉政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便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告诫世人为官的标准,为官、为好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人们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与追求,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
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各种案例,可以学到很多,悟到很多,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有着极大的好处。在中国历史上,王朝兴亡,朝代更替,皇帝易性,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一个王朝的衰败,伴随的必然是愈演愈烈官场贪污腐败。在复杂曲折的历史中,“廉则兴,贪则衰”的规律不断显现,被不断证明。贪腐不会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衰亡,一夜易主,但一定会促使这个王朝走向灭亡。腐败,有危亡之虞;清廉,能长治久安。
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纪委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拍摄的《鉴史问廉》,是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梳理这些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速读”历史、鉴往古今的平台。
坐在电视机前,重温那一段段湮灭的历史,观看那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一次次受到震撼和警示。不由发出“历史尘烟滚滚来,朝代兴衰廉与贪”的感慨。秦建万里长城,能抵御强敌入侵,却挡不了贪腐之虫的内蚀;最短命、最腐败的王朝之一的西晋,毁灭在石崇、王恺“斗富”中;唐太宗明白“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崇尚“恭俭爱民”,创造了贞观之治,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荣; “开元盛世”吏治清廉,极度辉煌,却因不学无术而又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使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进而引发“安史之乱”,就此终止了一代天朝的神话;大宋初年,科举兴起,极尽繁华,却因“艮岳”的奢侈建筑而很快土崩瓦解,靖康之耻,皇帝被掳,耻在亡国,臣民皆恨。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是祸胎,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就是历史的明鉴。中国共产党最知历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艰苦奋斗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有了清廉之风,我们吃草根、咽树皮,万里长征,抗战八年,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又率领全国人民冲破封锁

“速读”历史、鉴往古今-《鉴史问廉》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