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doc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关键词】氟伐他
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作初步的评估。方法:选择ACS病例36例,不论基础血脂水平如何,随机分为常规组(40mg/d,n=20)和强化组(80mg/d,n=16),均于发病24小时内给药,晚上1次服用,总疗程6月。观察终点为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结果: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可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两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结论:ACS患者应用他汀类早期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脏事件,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氟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强化治疗;心脏事件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调脂作用及由此显著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及总死亡率已为定论,近年的研究发现,他汀类治疗不仅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且可以使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斑块趋于稳定,且他汀类对ACS的早期干预也多见报道,但对于他汀类的用药剂量及其安全性尚存在争论。本研究旨在观察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作初步的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01年6月~2003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ACS患者[1]36例,发病时间<24小时,无论性别、年龄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均为入选对象。两组基线资料有可比性,见表1。排除对象:活动性肝病及原因不明的转氨酶持续升高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氟伐他汀过敏者。表1 两组入选时临床资料及血脂水平(略)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病人发病24小时内给予氟伐他汀,常规组40mg/天,强化组80mg/天,每晚睡前服,连服6月,其他治疗同ACS的常规治疗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治疗等。避免使用与他汀类药物有协同诱发肌病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随访
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前、服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作血脂、肝肾功能、CK测定,检查心电图,观察记录各种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再入院等,及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肌痛、CK升高、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
2 结果
21 氟伐他汀对心脏事件的影响
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再入院例数,强化组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见表2。表2随访期间两组心脏事件比较(略)
22 氟伐他汀的调脂作用
氟伐他汀治疗 6月后,常规组和强化组TC、LDLC和TG均有显著下降,HDLC明显增加,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略)注:* 治疗前后同组相比P<。
23 不良反应及顺从性
顺从性良好,全部入选病例均完成试验。本实验中口服氟伐他汀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仅强化治疗组有一例出现轻微肌痛,随访肌酸激酶(CK)仅轻微增高,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近年来,多个大规模临床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他汀类药物对于ACS的早期干
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