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室内塑料排水管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公共及一般工业建筑室内生活排水,雨水及有酸碱性的排水管道安装工程。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螺旋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作;当管径等于 160mm 时,采用L50×50×5角钢制作。管径大于200mm 时采用L63×63×6的角钢制作。钢制支撑件必须涂刷防锈漆两道。
(9)地下埋设管道必须涂刷沥青漆一道,回填必须先用细砂回填至管上皮 100mm ,上覆过筛土,夯实时勿碰损管道。
(10)托吊管粘牢后再按水流方向找坡度,生活排水管道坡度必须符合附表5规定。悬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得小于 5% ;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必须符合附表3规定。
(11)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接。
(12)最后将留口封严和堵洞。
。
(1)首先按设计坐标要求,将洞口预留,洞口尺寸不得过大,更不能损伤受力钢筋。预留洞的尺寸为管外径加100mm。
(2)立管管道安装必须自下向上分层进行,连续施工,安装间断时,敞口处要临时封闭。
(3)安装前应清理场地,根据需要支搭操作平台。
(4)将楼板上预留的洞口从下至上全部凿开,并将洞口边缘清理干净,在最顶层的洞口中心挂线坠至底层洞口下,用钢卷尺测量每层的洞口内边至中心挂线偏差,如发现偏差过大的洞口可适当剔凿至适宜为止。
(5)立管管道支座安装,层高小于等于 4 m时,立管每层设一个滑动支座;层高大于 4 m时,滑动支座间距不大于 2 m。支座安装应先安装最顶层,然后沿支座内边缘挂线坠至底层,再层层安装,使支座上下互相垂直。-。支架的最大间距见附表4。
(6)建筑物管道井内的固定支座,必须支撑在每层楼板处。支架用L40×40×4角钢和Φ10圆钢制作的U型卡配合使用,在U型卡处必须垫橡胶材料。钢制支撑件必须涂刷防锈漆两道。
(7)立管检查口安装,当设计无要求时,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那么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的尺寸必须大于等于立管管径的2/3;检查口的标高应以施工控制线为基准。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必须安装检修门,检修门尺寸不小于200×300mm。高层建筑每隔 6 层设检查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3℃的地区,立管还应在最高层离室内顶棚 m处设检查口。
(8)立管伸缩节安装,当立管采用螺旋管且接头采用可伸缩螺母挤压密封圈接头,层高不大于4m时,立管可不设伸缩节。当立管采用螺旋管、芯层发泡管且接头采用粘接,层高小于等于4m时,立管上必须在三通汇流处的下方设置伸缩节。当层高大于4m时,可增设一个伸缩节,伸缩节间距在4m以内。
(9)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首先清理已预留的伸缩节,将锁母拧下,取出密封橡胶圈。清理杂物。复查上层洞口是否适宜。立管插入端应先划好插入长度标记,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锁母及密封橡胶圈。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伸入上一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入至标记为止〔预留涨缩量为 20-30mm 〕。然后找正找直,适宜后即可固定于支座上。并测量顶板距三通口中心是否符合要求。〔三通中心距顶板距离为35-40cm〕。
(10)出屋顶的伸顶通气立管,必须在室内顶棚下 m处将管径放大一级。通气管应高出屋面 300mm ,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 600mm 或引向无门、窗一侧。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金属管道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屋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11)雨水斗必须选用铸铁或钢制,且其承接口必须在楼板下150-300mm处,具体做法按设计选用图集。铸铁及钢制件必须涂刷防锈漆两道。雨水管道在最顶层必须设置沉砂袋,长度为300mm。
(12)地下埋设管道及出屋顶透气立管为铸铁管件时,可采用水泥捻口。为防止渗漏,应先将塑料管插接口外侧,用粗砂纸将塑料管横向打磨粗糙或涂刷粘接剂后滚粘枯燥的粗黄砂;插入后用油麻丝填嵌均匀后用水泥捻口。立管顶端伸出屋顶通气管安装后,应立即安装通气帽。出屋顶的铸铁管内外壁均要涂刷防锈漆两道。
(13)管道穿越楼板洞口封堵,预留洞间隙用无收缩快硬硅酸盐水泥或 C20 细石混凝土分二次浇筑捣实。并结合地面找平层或铺装层在管道周围筑成厚度不小于 20mm ,宽度不小于 30mm 的阻水圈。完后必须做闭水试验,并验收合格。
(14)高层建筑内明设管道,当设计要求采取防止火灾贯穿措施时,立管管径大于等于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
精选室内塑料排水管工艺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