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书香征文(5篇)
【篇一】
我性子急,且好动,能够安安静静坐下来心无旁骛、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的机会不多,看看家里那些没开封或是仅翻了几页已落上灰尘的书,就可见一斑。
年前收拾家,翻到了一本《道德经说什么读书笔记的录生活。因为我就是父亲的书,他用一生的热血和爱洋洋洒洒地写好了序言和开篇,而剩下的故事,我会用余生来续写。
【篇三】
地摊,在我们乡镇是司空见惯的,它包罗万象,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是村民的天堂。我对地摊有着更深的感情。
我从小就爱看书,但买不起,只能蹭着看。书店在家乡是个稀罕物,里面的书大多数是应用类的,数量也不多,而且不让我这十几岁的孩子翻看,怕弄脏了卖不出去。于是,乡镇集会上的书摊就成了我最向往的地方。
十三岁那年,我跟着大人去地摊淘宝,兜里只装着能买一根冰棍的钱。我远远地看见了一个小书摊,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跟前。摆摊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他朝着我腼腆地笑了笑。我急切地拿起了一本喜欢的书,羞涩地问了问价钱,匆匆地翻看了几页,还时不时拿眼睛瞟一眼摊主。当我恋恋不舍地想把书放回摊位时,摊主却说:“想看的话,你可以再看看。”我惊喜万分。整整一个下午,我就在他的摊前看书。期间我给他买了一根冰棍,他推着让我吃,我说:“我在家喝水了,不渴。”其实我一天没吃没喝,却舍不得放下书。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去吃免费的自助餐,生怕离开后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
夜幕降临,他要收摊了。我放下书帮他收拾,我们攀谈了起来。他是**人,十五岁辍学,爱看书,所以选择卖书。由于没有本钱开店就只能跑**、山西的集会。我觉得遇到了同道中人,就恳切地留他回家吃饭,他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开着他的小三轮回到我家在镇上租的房子。进家后,我忐忑地和爸爸请示,爸爸居然同意了,还收拾了一下院外的空房子让他休息。饭后,我们在那个连简陋都称不上的房子里聊了半夜。他给我讲了许多事:从先秦到当代,从东方到西方,从莎士比亚到老舍,从诗歌到武侠。我第一次知道贫穷的人也可以拥有这么多精神财富,第一次觉得我的知识就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第一次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
集会的三天时间里,我都跟着他摆地摊,帮他摆放书籍,收摊时收拾书。除了中途给他送一顿饭,我其余时间都蹲在摊前看书。他也在我家住了整整三天,临别时赠送了一本路遥的《人生》,我收藏至今。
初中三年,每逢镇上集会他都会准时出现,也都住在我家,和我彻夜长谈。后来我离开了乡镇,可惜没有留下他的联系方式,从此再未见过。
我时常能想起他,想起他腼腆的笑,自信的眼神,还有讲述文学时陶醉的模样。我喜欢读书,爱好写作,很大原因是他和他的地摊。
那个地摊,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篇四】
书是什么?
俄国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国宋代赵恒在《励学篇》中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读书书香征文(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