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性格特征
戴芳
【摘 要】诗人约翰·弥尔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长诗《失乐园》是他众多优秀作品之中流传较广,影响深远的一部。撒旦,作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角色,是学术界的专家们长期研究的对象。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性格特征
戴芳
【摘 要】诗人约翰·弥尔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长诗《失乐园》是他众多优秀作品之中流传较广,影响深远的一部。撒旦,作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角色,是学术界的专家们长期研究的对象。已经有些学者认为撒旦是诗中真正的英雄,然而,在反撒旦崇拜主义的阵营中,趋向于强调撒旦的魔鬼属性,他是作为反派存在的。本文在原著基础上尝试探究撒旦的性格特征,结果表明从任何一个单一的角度去定义撒旦都是不准确的。撒旦行为的多样性体现了他是一个矛盾而多面的形象。
【Key】矛盾;多面;勇气;掩饰;争议
一、矛盾
撒旦是长诗《失乐园》中最重要的形象,留下评记的那些读者几乎都不认同撒旦是一個纯粹的魔鬼。巴克尔发现18世纪的人们对撒旦的优秀品质极为推崇。并与宣布撒旦演讲“big with absurdity”的埃德森和约翰逊发生了争执。浪漫主义作家布莱克和拜伦比较推崇撒旦,湖畔诗人柯勒律治定认为他是拿破仑
的骄傲和感官享受。20世纪时,反撒旦崇拜主义者查尔斯·威廉姆斯和斯坦利·费希被斯托尔等人反对。
二、多面
正如卡斯特指出的直到公元200年犹太教官方才开始吸收流行的撒旦的概念。为了解释世界上有魔鬼的存在,从那时开始,撒旦在文学作品和宗教体系中出现的次数成倍增长。撒旦的文学形象在数十部作品中发展进化,弥尔顿受到了这些作品的深刻影响,他笔下的撒旦不是单纯展现了恶魔性,而是一个多面的形象。
传统的撒旦形象包括了撒旦不同的三个时期—天使长;地狱中的魔鬼;伊甸园中的魔鬼蛇。撒旦在第一部中还是非常接近他的原始形象—上帝造出的最美丽的天使。但是到了第三部中,撒旦把自己伪装成小天使。在进入伊甸园后,坐在生命之树上,变成了一只动物。为了近距离地观察亚当和夏娃,他一时变成狮子,一时扮作老虎。这些四足动物只能在地面活动,但是人们仍然认为它们是高尚的,尽管它们很危险。当撒旦在熟睡的夏娃耳边低声细语时,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只蟾蜍,令人恶心的感觉远远大于他的危险性。当他在地狱向恶魔同伴吹嘘自己的成就时,他的堕落到达了最后阶段。他听到的只有嘘嘘声,在努力想使自己的声誉跟上帝平等的时候,他变成了一条蛇。如果一个人试图飞的更高,他会发现自己也会降得更低。
与撒旦相比,《失乐园》中的其他形象—亚当、夏娃甚至上帝的形象只是简单存在于他们说的话语水平。而撒旦不是,一部分由于他的习惯模式是虚假的,另一部分由于他的存在贯穿于诗歌所跨越的历史范围,以三种不同的模式存在
的。如果我们想用一个词来概括撒旦的存在,那么最恰当的可能就是“矛盾”了。
三、勇气
现在回到诗中来探寻撒旦的矛盾。在第一部中撒旦的矛盾性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了。在反叛被投入地狱后,他抬着头,高傲地边走边看着这个他失去天堂后来到的丑恶的监狱。上帝创造了撒旦,他的眼中充满怜悯。在尽力把恶从善中带出来的时候,上帝认为不论发生什么事,这些堕落的天使多不会遵从他的意愿。撒旦体会到了原罪的苦涩结果,他的意识状态让我们感受到了矛盾
下面的讲话时表现撒旦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性格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