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北伐战争
: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时间:1926年
(2)目准备了条件。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内战烽火
:(1945年8月)
(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
①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②为了欺骗人民,
(2)毛泽东去重庆的目的: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的阴谋。
(3)重庆谈判的成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战略大反攻开始)
(1)时间:1947年夏,
(2)事件: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地区
(3)意义: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2)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
: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
: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
: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1929--1933年。
:美国
: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