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新刑法(2006年7月1日生效)
第 一 编 总则
第 一 章 法例
第1条 (罪刑法定主义)行为之处罚,以行为时之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处分,亦同。
第2条 (从旧从轻)行为后法律有变更者,适用行为时之法律。但行为后之法律有利于行为人者,适用最有利于行为人之法律。非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处分适用裁判时之法律。处罚或保安处分之裁判确定后,未执行或执行未完毕,而法律有变更,不处罚其行为或不施以保安处分者,免其刑或保安处分之执行。
第3条 (属地主义)本法于在中华民国领域内犯罪者,适用之。在中华民国领域外之中华民国船舰或航空器内犯罪者,以在中华民国领域内犯罪论。
第4条 (隔地犯)犯罪之行为或结果,有一在中华民国领域内者,为在中华民国领域内犯罪。
第5条 (保护主义、世界主义-国外犯罪之适用)本法于凡在中华民国领域外犯下列各罪者,适用之:一、内乱罪。二、外患罪。三、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及第一百三十八条之妨害公务罪。四、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及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二之公共危险罪。五、伪造货币罪。六、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二条之伪造有价证券罪。七、第二百十一条、第二百十四条、第二百十八条及第二百十六条行使第二百十一条、第二百十三条、第二百十四条文书之伪造文书罪。八、毒品罪。但施用毒品及持有毒品、种子、施用毒品器具罪,不在此限。九、第二百九十六条及第二百九十六条之一之妨害自由罪。十、第三百三十三条及第三百三十四条之海盗罪。
第6条 (属人主义(一)-公务员国外犯罪之适用)本法于中华民国公务员在中华民国领域外犯左列各罪者,适用之:一 第一百二十一条至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百三十二条及第一百三十四条之渎职罪。二 第一百六十三条之脱逃罪。三 第二百十三条之伪造文书罪。四 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项之侵占罪。
第7条 (属人主义(二)-国民国外犯罪之适用)本法于中华民国人民在中华民国领域外犯前二条以外之罪,而其最轻本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者,适用之。但依犯罪地之法律不罚者,不在此限。
第8条 (国外对国人犯罪之适用)前条之规定,于在中华民国领域外对于中华民国人民犯罪之外国人,准用之。
第9条 (外国裁判服刑之效力)同一行为虽经外国确定裁判,仍得依本法处断。但在外国已受刑之全部或一部执行者,得免其刑之全部或一部之执行。
第10条 (名词定义)称以上、以下、以内者,俱连本数或本刑计算。称公务员者,谓下列人员:一、依法令服务于国家、地方自治团体所属机关而具有法定职务权限,以及其它依法令从事于公共事务,而具有法定职务权限者。二、受国家、地方自治团体所属机关依法委托,从事与委托机关权限有关之公共事务者。称公文书者,谓公务员职务上制作之文书。称重伤者,谓下列伤害:一、毁败或严重减损一目或二目之视能。二、毁败或严重减损一耳或二耳之听能。三、毁败或严重减损语能、味能或嗅能。四、毁败或严重减损一肢以上之机能。五、毁败或严重减损生殖之机能。六、其它于身体或健康,有重大不治或难治之伤害。称性交者,谓非基于正当目的所为之下列性侵入行为:一、以性器进入他人之性器、肛门或口腔,或使之接合之行为。二、以性器以外之其它身体部位或器物进入他人之性器、肛门,或使之接合之行为。称电磁纪录者,谓以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相类之方式所制成,而供计算机处理之纪录。
第11条 (本总则对于其它刑罚法规之适用)本法总则于其它法律有刑罚或保安处分之规定者,亦适用之。但其它法律有特别规定者,不在此限。
第 二 章 刑事责任
第12条 (犯罪之责任要件-故意、过失)行为非出于故意或过失者,不罚。过失行为之处罚,以有特别规定者,为限。
第13条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之事实,明知并有意使其发生者,为故意。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之事实,预见其发生而其发生并不违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论。
第14条 (无认识之过失与有认识之过失)行为人虽非故意,但按其情节应注意,并能注意,而不注意者,为过失。行为人对于构成犯罪之事实,虽预见其能发生而确信其不发生者,以过失论。
第15条 (不作为犯)对于犯罪结果之发生,法律上有防止之义务,能防止而不防止者,与因积极行为发生结果者同。因自己行为致有发生犯罪结果之危险者,负防止其发生之义务。
第16条 (法律之不知与减刑)除有正当理由而无法避免者外,不得因不知法律而免除刑事责任。但按其情节,得减轻其刑。
第17条 (加重结果犯)因犯罪致发生一定之结果,而有加重其刑之规定者,如行为人不能预见其发生时,不适用之。
第18条 (未成年人、满八十岁人之责任能力)未满十四岁人之行为,不罚。十四岁以上未满十八岁人之行为,得减轻其刑。满八十岁人之行为,得减轻其刑。
台湾刑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