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杉苗赤枯病.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杉苗赤枯病
病原:杉苗赤枯病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多毛孢属,多毛孢菌Pestalotiashiraiama引起。该病菌菌丝体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6~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024小时内萌发率杉苗赤枯病
病原:杉苗赤枯病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多毛孢属,多毛孢菌Pestalotiashiraiama引起。该病菌菌丝体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6~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024小时内萌发率达50%。
一、杉苗赤枯病症状。因受害时期不同,则症状类型亦不同。
杉木尖枯:受害苗木先是顶部嫩叶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变红褐色,以后扩展到全叶,使嫩梢赤枯,病斑上散生黑色稍有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分生孢子盘吸湿长出褐色或黑褐色的丝状或卷发状的分生孢子角。严重的病苗整株变枯褐色而死亡,轻病苗仅顶梢枯死,常能再发2~3个不定芽,使杉苗成多头状。
树冠基枯:在夏季温度高的地方,因地表热辐射,苗木基部受灼伤,病菌从灼伤处侵入针叶。初期针叶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在病斑周围有暗红色稍隆起的界线。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的子实体,最后常引起叶尖枯死。潮湿时也能见到黑色的分生孢子角。
3•杉木顶枯:定植一年生的杉木顶梢以下30cm处发黄,然后向上下扩展,病斑呈淡红色。皮层破裂后树梢呈棕褐色,当木质部被侵染时,整个顶梢也感染。枯梢上有黑色小点,遇潮湿时产生分生孢子角。
二、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树上及地面上的病叶中越冬。越冬后孢子萌发速度很快,在湿度满足的情况下,经两小时即可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垂死的组织侵入,并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叶是初次侵染源。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特别是在雨季蔓延迅速。当7月中旬温度上升到300以上,遇到雷阵雨,苗圃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初发病的苗木,可以形成发病中心。月平均温度在
11°C左右时,病害基本停止;当月平均气温高于20C时,病叶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至到10月气温下降到25C以下,相对湿度低于50%,病菌才逐渐停止扩散。
沙土地或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的

杉苗赤枯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