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明威之冰山理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 8

浅谈海明威之冰山理论
摘要:在很多领域人们都会提到冰山理论。海明威提出的文学领域的冰山理论,是写作方面一种独到的见解,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 冰山理论 含义 现实意义《午后之死》《老人与海

1 / 8

浅谈海明威之冰山理论
摘要:在很多领域人们都会提到冰山理论。海明威提出的文学领域的冰山理论,是写作方面一种独到的见解,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 冰山理论 含义 现实意义《午后之死》《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
正文
简述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这是心理学上的冰山理论。
在文学领域,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
他在书中说道: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作者省略的地方,就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了。


3 / 8

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八分之一是作者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但是读者也能感觉到。”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冰山理论”两个层面的含义:
其一;简约的艺术。即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象中国水墨画技巧,计白当黑,不要铺陈,不要八分之八,而只要八分之一。英国学者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认为,这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剥下了亨利·詹姆斯时代句子长、形容词多得要命的华丽外衣:“他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这些英语文学的乱毛中被海明威收拾得最利索的是形容词。形容词过多是十九世纪末以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小说家带给英语文学的一大灾难。譬如詹姆斯的代表作《贵妇人的画像》充斥了长句子和多重修饰,“你不憋足一口长气是读不完一个句子的,好比一长列货车,站在它面前望不到尽头”(董衡巽语)。这绝对是学者型的文风。而海明威18岁就去打仗,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科班训练,打过仗当了美者,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国,语言必须简明,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极少用修饰语,极少用形容词。可以说文学史上有一类作家是敌视形容词的。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就有句名言:“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他似乎在说只有名词是直抵事物本身,是直面、直接呈示事物,形容词多了反而遮蔽事物和内质,所以是名词的敌人。


4 / 8

其二,小说家马原认为“冰山理论”的更内在的质素可以概括为“经验省略”。他指出开始许多评论家把海明威的省略与传统的留空白理论等同起来,以为这是一种含蓄手法的运用,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一个大的失误。传统的省略方法很类似于删节号的

海明威之冰山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