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魔方玩法攻略从入门到高档
魔方,又称魔术方块,是匈牙利建筑学专家和雕塑家厄尔诺·鲁比克(Emo Rubik) 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鲁比克是魔方界的教父,因此魔方的英文名便称为Rubik ’s Cube。厄尔诺·鲁比克出生入门的玩法(层先法)复原的基本步 骤示意图:
第一步:底棱归位(又称底部架十字, 底层 四个棱块对的复原的过程)
注:(本教程以白色为底面,为了以便交流与学习,请统一把白色作为 底面)。
图1
魔方底层架十字可以无师自通,只是我们这一步要复原的四个棱块的相 对位置顺序要 注意,由于我们以白色中心块做底层,按照我们目前的主流魔方的贴纸的 帖法(上黄下白,前蓝后緑,左橙右红),如果我们先 复原了白蓝这个棱块,那我们在 保持白色中心块在底部的状况下,白红的棱块就一点要放在白蓝棱块的右边,白橙棱块 放在白蓝 棱块的左边,白緑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对面,由于魔方的中心块不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原的过程中,我们是以中心块为参照物的 ,第一步我们在复原白蓝、白红、白 绿、白橙这四个棱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把白色面旋转到顶层,和黄色中心块同一种平 面, 然后再把她相应的另一种颜色(蓝或红或緑或橙)通过旋转最上层,使之和相应的 中心块的颜色同色,这样我们再旋转180度, 相应的棱块就对的复原究竟部了。
注意:图1-1的状况是没有对的归位的状况,需要调节白蓝和白红两个棱块 的位置,才是对的的 完毕了底棱归位
图1-1
第二步:底角归位(复原魔方第一层四 个角 块)
图2
魔方的四个底角对的归位后来一定会浮现倒T字型,如图2所示,如果不 是这样肯定是底面角块没有对的归位(位 置错了,重新来过)。
底角归位也可无师自通,有兴致的朋友可以自己揣摩某些技巧和完毕这一 步。有难度的朋友可参照我下面简介的一种技 巧来完毕,我们先看图2-1和图2-2,一方面 我们先拟定目的块的位置是在她要对的归位的正上面的位置,然后我们再看白色的面朝 向何方,就不久的能迅速判断出来是下图几种状况中的哪一种了。
复原基本思想:先将目的角块调至顶层侧面,再转动能与之相连形成顺色 整体的面,使目的角与底棱连成一种(1×1× 2)的归位整体,再转至对的的 位置。 因此,下列的五个实例并没有必要当成公式来死记。
图2-1
图2-2
公式2-1: (R U R')
公式2-2: (F'U'F)
记忆技巧:白色朝右,第一步就旋转右层
记忆技巧:白色朝前,第一步就旋转前层
图201
图202
图203
用两次公式2-1
用两次公式2-2
用三次公式2-1
(R U R') U' (R U R')
(F'U'F)U (F'U'F)
(R U R')(R U R') U' (R U R')
第三步: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 棱块 的环节)
图3
魔方中间层共有四个棱块,也只是四个棱块需要复原(注意中间层没有 角块哟), 图3-1和图3-2是两个比较常用 的情形,我们重要简介的就是这两种状况的 复原措施,仔细分析比较这两个公式,环节虽然有点多,可是较好记忆哟。当遇到图 301的情形时, 你需要的棱色块不在顶面,而在中间层棱块的位置,但颜色反了,遇到 这种状况或者类似这种状况,我们就用3 -1或者3-2的公式把最上面一层的其她颜色的棱 块转移到该位置,我们要的那个蓝红棱块就自然换到顶层了,这稍微有点麻烦, 但是这 种转换的思想可好好领略一下,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会常常用到类似的魔方转换思想。
图3-1
图3-2
图301
公式3-1:(U' F' U F )(U R U' R')
公式3-2 :(U R U' R')(U' F' U F)
公式3- 1+U2+公式3-1 或者 公式3-2+U2+公式3-2
第四步:顶棱面位(也称顶层架十字, 顶层 四个棱块的顶面颜色和顶层中心块颜色同样)
图4
魔方底下两层复原后来,我们接着要来复原最上面的顶层了。一方面我们 要在顶层架一种十字也就是让顶层的四个 棱块先面位(先不考虑顺序与否对的),顶层 四个棱块面位后来的效果如图4。 当顶棱已经面位,请省略这一步。
这一步我们只用一种公式就可以完毕顶部十字,如果你目前的状况正好是 图4-1的状况,你只需要用一种公式4就可完毕 顶部十字,如果是图4-2的状况,你只需 要持续用两次公式即可完毕,如果是图4-3的状况,我们用三次公式4即可转成十字。在 用公式的过程前,请旋转上层和图4-1或者4-2的状况再开始做公式。提示:在使用公式 之前,请注意魔方上层的位置,如图4-1 ,我们是把已经面位的
魔方教程(攻略)word重排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