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储层构型特征
引言
我国东部碎屑岩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水淹严重, 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露头和现代沉积上, S F等通 过多条现代河流数据,分析交错层理系厚度与辫状河水深的关系:根据研究区6 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研究地区沉积背景近源、陡坡,单层厚度差异不大,为平板 状,平均厚度为3~5m,交错层理系平均厚度为7~15cm,计算研究区辫状河水深为 2〜,单期河流的沉积厚度(即单层厚度)与河流古水深相 ,枣III-1-1单层地层厚度约为3〜4m,与经验公式计算所得 ,含砾,分选磨圆 差,是典型的冲积扇扇中含砾砂质辫状河沉积,沉积古水深较浅,为2~ :(1)条 带状:一般河宽为300~500m,砂厚为3~5m;(2)连片状:河道连片发育,宽度大于砂 厚变化,一般为4~12m不等.
3心滩分析
心滩位于河道之间,是河流在游荡迁移过程中堆积形成的,其剖面特征 ,有无落淤层沉积是划分河道 ,由于河道摆动频繁,砂体相互切割叠置, ,仅 在河道废弃时可以充填一些悬移质沉积,,侧 向分布也不会超过一个河道宽,连续性较差;心滩坝砂体是由河流多次洪泛携带 的碎屑物在心滩部位垂向加积形成的,砂体内部粒度组成有明显成层性,却无粒 序规则, 滩之上的落淤沉积,由于后期冲刷程度低, 道存在高程差特征,采用与曲流河类似的“砂顶相对深度法”识别地下心滩坝沉 .
识别步骤:①组合沉积相图作为控制,作相控砂体厚度等值线图(见图 2).②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作枣III-1-1顶面构造深度图(见图3)和砂岩顶 面构造图(见图4),二者相减得到相对深度(见图5)[4-5].③识别心滩坝的大致 分布区(见图6) .④根据辫状河道测井曲线,官80断块显示明显正韵律特征(见图 7),测井上识别心滩坝,进行沉积微相的剖面组合(见图8),从而确定心滩坝的位 置和形态,最终确定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10-12].⑤应用动态资料验证心滩边 界,处于心滩部位的官5-13-1井注水,同样处于心滩部位的官6-9-1井和官5-13 井检测,结果快速见效,,处于 心滩部位的在官5-13-1井注水,处于河漫滩部位的在官6-9-1井检测,见效速度 慢,不同相带四级界面阻挡注采见效,说明不同微相间存在界面阻隔,连通性差.
,一般为〜,但分布范 围广,单个心滩坝砂体有1~-1-1层的心滩作为研究 对象,得到合理的心滩坝内部结构模型(见图9)[
大港油田储层构型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