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1)场地平整。正式施工前,应对场地内的地表杂物、石块、杂草等进行清理,做好场地的平整与硬化处理,保证现场水通、电通以及道路通畅。同时,事先对桩孔开挖位置的地下障碍物进行勘探,并将影响开挖施工的障碍物予以清除。(2)现场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的桩位点、水准点资料,采用全站仪对桩位方格控制网及高程点进行测量,明确各个桩孔的中心点,并以桩心为圆心,以桩孔半径+护壁厚为半径作圆,将圆周作为桩孔边线并用石灰进行标记。在完成桩孔边线的定位后,根据桩基施工要求,从圆心引四点埋设护桩,以为后期桩孔垂直度、孔径的校核提供依据。(3)井口施工。在桩孔位置搭设工作平台,安装卷扬机提升设备,布置好渣土外运道路以及材料、机具堆放场地,渣土堆放场地应与孔口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渣土荷载使孔壁受力出现塌孔。井口周围按要求进行排水沟开挖,以便于地表水的疏排。
3施工关键技术
(1)完成现场的“三通一平”与测量放样作业后,先确定出各个桩位的孔桩中心点位置,然后结合挖孔桩设计桩径,将桩孔的开挖边界线用石灰线在现场进行放样。(2)采用专用的厚度为3mm的弧形钢模板支模,在孔口用C30砼进行孔桩锁口浇筑。锁口相对于地面高出约30cm,锁口砼浇筑施工中,应提前将一对φ16U型钢筋挂梯环进行预埋,以便于悬挂上下爬梯。(3)完成锁口砼的浇筑后,在锁口砼面放出孔桩中心十字控制线,并使用红漆进行标识。然后将标高控制点引放至井圈顶部,以为后期桩孔深度及垂直度控制提供依据。完成点位的标记后,将桩孔周围地面约3m范围内浇筑厚度约10cm的砼进行硬化处理。(4)在进行开挖周边地形陡峭的桩孔时,为防止上方物体滚落造成人身伤害,可在桩孔四周设置挡板,、宽度为3m,从而挡住滚落的物体,避免对孔内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5)桩孔四周需安设安全防护围栏,防护栏三面固定、一面活动,以方便作业人员进出,利于排渣。,桩孔上方设置盖板,盖板采用翻板防护钢筋网片,在每日完工后盖住盖板并关闭护栏,以防止人员误闯而造成安全事故。
(1)开挖顺序。人工挖孔桩施工时,由人工按要求“由上至下”逐层进行挖土作业,并从桩孔中心向四周进行逐步扩挖,每完成一节的开挖后须按要求及时支设模板,并对开挖后的孔壁浇筑C30砼进行护壁。(2)开挖高度。桩孔开挖时,每节桩孔的开挖高度,应根据桥梁桩基的地质条件予以综合确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岩土层,;其二,在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弱土质、砂质土以及涌水段,~。(3)开挖方式。针对开挖过程中的不同地质条件,所采用的开挖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在粉质粘土、粘性土质等容易开挖的地段,可人工手持锹、镐直接实施开挖;其二,在厚度较小的强风化岩层,岩体破碎且风化裂隙较为发育,可人工手持风镐实施开挖;其三,在岩层坚硬、致密的弱风化岩层,用干钻、风镐难度大、效率低,可通过爆破+人工风镐辅助的方式实施开挖。人工开挖过程中,应确保桩孔孔位中心、直径、倾斜度等满足允许的偏差要求。(4)爆破开挖。人工挖孔桩采用爆破开挖时,为防止爆破扰动对孔桩护壁、底部等造成破坏,通常采用浅眼微差爆破的方式,并由具备爆破操作证的人员实施,对爆破开挖的效果进行控制。炮孔设置时应遵循
“多钻眼、少装药”的原则,每次引爆后均应对桩孔内进行通风处理,以免桩孔内炮烟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应注意采用爆破开挖时,在开挖接近孔底时改为人工采用风镐开挖,防止爆破扰动而影响桩孔基底的承载性能[1]。
(1)桩孔内开挖出的渣土在孔底装入吊桶内,然后采用电动葫芦提升设备,将吊桶提升并外运至指定位置,吊桶内渣土不得装满,装土量不得超过吊桶容量的90%,以免吊桶内的渣土岩块溢出掉落伤及孔内作业人员。(2)该项目渣土外运环节,吊桶及提升用起重设备根据桩孔深度在如下两种组合中依实际情况科学选定:一是,在桩孔深度<20m时,吊桶行程较短,出渣较快,循环周期短,出渣时采用φ50cm×60cm小规格吊桶+电动葫芦完成出渣,吊桶起吊应慢起慢落;二是,在桩孔深度>20m时,吊桶行程较长,出渣较慢,循环周期长,为提高出渣效率,缩短出渣时间,保证施工安全,多采用
φ140cm×80cm大規格吊桶+25t汽车吊出渣,以提高出渣效率。(3)待提升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检查
桥梁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关键技术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