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学》
*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
功能:运输O2,排出CO2。
*
红细胞的生成与代谢
红细胞主要在骨髓中生成,需要血红蛋白、铁、叶酸、VitB1DIC、PNH(阵发性睡眠性Hb尿症)
*
球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
*
③ 红细胞丢失过量
急性失血:消化道大出血、大量咯血、创伤、手术、内脏破裂、宫外孕;
慢性失血:月经过多、痔疮、慢性创伤出血、疟疾。
*
三、贫血的实验诊断概述
贫血的诊断:临床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诊断、实验诊断
目标:寻找病因,作出贫血病因诊断
*
1. 贫血的临床诊断
病史收集:失血/出血史、家族/个人、饮食、接触化学品、放射性物质、慢性疾病、肿瘤、尿毒症;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颜色变浅或苍白;
呼吸和心率加快,心慌、气促明显;
头晕、头痛、耳鸣、肌肉无力、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便秘。
*
2. 贫血的实验诊断
一般筛查试验:
血象:①血常规检查
②血细胞涂片检查
③网织红细胞Ret
骨髓象:④涂片细胞学检查与骨髓活检
特殊试验:
找出病因,进行病因诊断
*
① 血常规检查
RBC、Hb、Hct:是否贫血与程度;
MCV、MCH、MCHC:区分正细胞性、大细胞性、小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WBC、PLT:有助于再障、急性白血病、MDS、巨幼细胞性贫血、脾亢、DIC的鉴别诊断
*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histogram
RBC parameters
WBC parameters
PLT parameters
*
② 血细胞涂片检查
显微镜观察RBC、WBC、PLT的数量、大小、形态;
RBC数量有助于贫血诊断,RBC大小区分大小细胞性贫血,形态异常有助于膜缺陷型与Hb异常病诊断。
*
③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Ret)
序列参数:Ret%、Ret绝对值、RPI、CHr;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升高提示造血功能旺盛;
鉴别贫血类型:Ret减低见再障、肾性贫血、感染、药物性贫血等;Ret增高见膜缺陷病、Hb异常病、自免溶贫和巨幼贫等;
观察贫血治疗效果、放化疗骨髓移植状况;
CHr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项早期敏感指标。
*
④ 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与活检
观察骨髓增生情况
区分骨髓增生性贫血或低下性贫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
再障贫:三系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巨幼贫:红、粒、巨核三系减少;
MDS:红、粒、巨核三系病态造血;
急性白血病:出现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增多
骨髓转移癌:癌细胞。
*
贫血实验诊断思路
有无贫血与程度
(RBC、Hb、Hct)
形态学分类
(MCV、MCH、MCHC)
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象、骨髓象和铁代谢
缺铁贫?
大细胞性
巨幼贫?
血象、骨髓象和叶酸/VitB12
正常细胞性
血象、骨髓象/骨髓活检和祖细胞培养
再障贫?
溶贫?
血象、血生化、尿常规和诊断性实验
地贫?
血象、骨髓象和Hb电泳
*
第二部分 贫血的实验检测
RBC生成减少性贫血的常用实验检测
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性贫血的常用实验检测
:
膜缺陷病、酶缺陷病、Hb病、PNH
:
*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正细胞性RBC,淋巴细胞比例↑,Ret↓;
骨髓活检:多部位取材,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油滴增多,骨髓小粒减少,三系造血细胞(粒、红、巨核)↓,非造血细胞↑ 。
一般无肝脾肿大;
排除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MDS;
一般性贫血治疗无效。
*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殊试验检测
① 造血祖细胞培养:红系祖细胞培养时,再障贫、单纯红细胞再障、急白、慢粒时BFU-E和CFU-E↓,真红增多症时↑;
② 集落刺激因子CSF测定:CSF升高见于再障贫、急性白血病。应用CSF能促进在肿瘤放化疗后及白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③ 红细胞生成素EPO测定:降低见于肾性贫血和真红增多症,升高见于缺铁贫、溶贫、再障贫、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性贫血和妊娠中后期等。
*
AA的鉴别诊断
与再障的鉴别诊断
MDS
病态造血,外
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一)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