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防震减灾问题解答
地震与防震减灾问题解答
?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1公里101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1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震级小于3级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3倍。
地震与防震减灾应急常识
准备工作
做好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灾害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条件。
(1)家庭的安全措施
对大衣柜、餐具柜橱、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橱、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橱、壁橱的门上安装合页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火源较近的地方。
做好建筑物检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顶瓦等)。
(2)紧急备用品的准备
饮用水;
食品、婴儿奶粉;
急救医药品;
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现金、贵重品;
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3)每月召开一次家庭防灾会议
家里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避难场所、避难道路的确认;
学习应急处置救护的知识;
家庭成员的分工;
;
万一情况下,家人的联络方法和汇合场所;
用火器具等的检查;
紧急用携带袋子的检查、放置场所的确认。
(4)建立平时邻里互助的协作制度
发生大地震后,会在很大区域内造成严重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时到达,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对有关地震、火灾和救助伤员等互助协作体制。
平时邻里之间应建立协作制度;
地震与防震减灾问题解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