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21、《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出示“琥珀”二字,学生交流对它的理解。
2、出示实物图片,学生观察。老师出示有关资料,引导学生默读理解琥珀,从中知道形成化石的根本过程。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奇异”一词。默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考虑:为什么说它是奇异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字词的读音,指导朗读没有读好的句段。
3、初步学习: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1)简单交流。
(2)默读,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提示:按照时间分成几个阶段(形成松脂球-—埋入泥沙—-成为化石)
(3)用简短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三、研读理解。
1、研读“形成松脂球”部分.
(1)默读,考虑:松脂球是如何形成的?然后简单说说.
(1)指名读,思并讨论:这部分内容要强调什么?
①作者为什么强调故事发生在夏天这个季节?(天热,松树才能滴下松脂油)
②作者根据什么推想故事发生在松林里?(因为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
③小结:作者的推测都是有根据的.
(3)体会惊险一幕
①指名读文或范读,想像松林里的情景。
②自己练读,要求读出小苍蝇的悠闲自得,蜘蛛捕捉苍蝇的紧张气氛。
奇异的琥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