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个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国家新课程改革最具代表性的亮点,也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新课程改革凸现的一个重要思想——由分科走向综合,改变长期以来我国课程体系中只有分科教学而没有综合课程的局面,更好地培养造就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能直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台,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最有效的途径。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能促使学生和教师真正把“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落实在学校的学习教育过程之中,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插上坚实有力的翅膀。
2、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一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最有效的渠道,有利于扭转当前德育教育苍白无力、成效甚微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工作基本遵循着:
知——情——意——行
的单一育人模式,忽略了德育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往往出现事倍而功半的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研究探索活动,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不进行说教、不讲大道理、只是促使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在实践中经受历练,因此,往往收到在许多情况下都难以获得的教育效果,这已经被许多的实践所证明。
当教育变为学生真正的生活、变成学生活生生的交往与体验时,教育的最大功效才会真正的发挥出来。
扎扎实实的上好综合实践课,必然会有力地拓宽德育的途径和渠道,收到日益显著的德育成效。
3、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不能替代的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明确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存于书本, 可编码(逻辑性)
可传递(共享性)
可反思(批判性)
智慧之果
默会知识
(怎么想,怎么做)
本质是的理解
力和领悟
存在于个人经验(个体化)
嵌于实践活动(情境性)
智慧之根
明确知识
明确知识
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
①言传
③内化
④外显
②意会
四种学习方式:听中学,做中学,
听懂了说出来,会做的写出来。
①言传:讲授记忆
听讲为主
②意会:实践感悟
在做中学
③内化:实践反思
融会贯通
④外显:深度访谈
逐步清晰
我们的几点认识:
1)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些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讲解来获得的(明确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得(默会的知识)。
2)任何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把默会的知识通过课堂的讲授传授给学生,因此,在默会知识的学习中,教师的讲解是徒劳的,只有引导学生经历不可替代的实践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882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个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