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由NordriDesign提供
马庄镇卫生院消毒隔离制度
14、收治传染病患者时安排单间,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严格探视陪住制度。物体表面及地面应每天用消毒剂,应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于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ug,于1月和6月后分别接种第2第3针各20ug,第3针疫苗接种后1月复查。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如何?
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由医院感染控制科进行调查登记。
根据暴露级别决定是否进行预防用药。一旦决定预防用药,应在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经呼吸道传播---麻疹、水痘、结核、流感等
经消化道传播---甲型肝炎、戊型、感染性腹泻等
经血液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
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接触以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有条件时,应收住单间,或同种感染病人住院病室;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病房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并注意口鼻连接处结合紧密,及时更换;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
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应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戴手套。
保持门窗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禁止病人到病房外活动,陪护人员串门,病情容许时戴外科口罩外出。
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密封运送.
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品清洁消毒
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空气监测
空气净化方法
1
通风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
空气洁净技术
6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4
紫外线消毒
5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7
化学消毒法
通风
自然通风
一般以通风30分钟效果最好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紫外线消毒
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没有持续作用
需要一定的时间、强度
消毒方法
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95%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灯管吊装高度,-。安装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应≥,照射时间≥30min。
紫外线消毒
监测方法
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2、紫外线灯辐照计测定法
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每季度 使用科室完成
1、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距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照射1分钟。(我院采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
2、结果判断: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紫外线辐照强度>70uW/cm2为合格
1m
5min
1min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
合格
使用前
紫外线消毒
每季度监测一次
各科室负责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部负责审核
空气消毒机
作用原理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过滤、紫外线、静电吸附等
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消毒时应关闭门窗;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或遮挡。
空气消毒效果
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