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点评:
随笔《听课与被听》选取了教学工作中常见的环节——“听课”,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听课者的真实感受。笔者把“听课”联系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体会“听”和“被听”的意义和作用。从被动到主动,转换思维,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在“听课”活评委点评:
随笔《听课与被听》选取了教学工作中常见的环节——“听课”,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听课者的真实感受。笔者把“听课”联系于自己的教学实际,体会“听”和“被听”的意义和作用。从被动到主动,转换思维,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在“听课”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裨益。
听课与被听
叶琳琳
那日,好友卢悦云上镇的公开课,我抱着为她“打气助威”的想法听了她的一堂课。课程在悠扬的音乐中开始,悦云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引导学生们体会作者由欢欣到失落再到沉思最后悟得真谛的情感历程。她的语调也随之喜悦、低沉、鼓舞、激昂。整个课堂就象行驶在大海中,时而高涨,时而低落,时而澎湃。我完全沉浸其中,学生们朗读时,我也在心中默读;学生们回答问题时,我真想为他们鼓掌。当然,有时我也很着急,小组讨论的时候气氛不够热烈,我真想站上讲台说几句激励的话;分段朗读的时候,声音不够抑扬顿挫,我真想站在学生中间亲自带读。一节课里,我又是学生又是老师,着实不轻松。但是我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我收获了很多。
听课这一教研活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学校也规定了每个学期必须听够一定数量的课。以往,抱着完成任务的心理,我穿梭于别人的课堂中,听着听着,有时甚至会走神。反思自己,我发现自己只带了一双耳朵去听,而没有用心体会,这样就完全失却了“听”的意义。在听的过程中,听记、评价、领悟三方面都不能偏废,它使我们的大脑内部的不停地分工合作,这么一来,课堂就是立体综合的向听课者呈现,听课者如同观看了一部立体四维电影,课程的内容扑面而来,声势浩大。有看得见的精彩课件,有听得见的生动讲述,有触摸得到的热烈气氛,还有领悟到的思维的碰撞。这样,还有什么机会走神呢?听到一堂好课自然是如坐春风,感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这些好的感受更会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久而久之,我们会爱上了听课。
然而,“听”起来容易,“讲”起来难。坐在别人的课堂上,我可以点评得头头是道,一针见血,但是自己却是十足的“眼高手低”。细细想来,在别人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自己是不是就一定能克服?我能不能拿出更精彩的教学设计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厚着脸皮”邀请同事来听我的课,并且恳请她们一定要毫不留情给
评委点评(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