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同族元素的相互换法,就是把一些既定粒子当中的某一元素变成和它一样的元 素。第二种是价电子迁移法,就是把原粒子中的某一些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慢慢转给组合 中的另一元素的原子。这样相对应的原子的质子数也会跟着有所减少或者是增加,转变成 了具首先是同族元素的相互换法,就是把一些既定粒子当中的某一元素变成和它一样的元 素。第二种是价电子迁移法,就是把原粒子中的某一些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慢慢转给组合 中的另一元素的原子。这样相对应的原子的质子数也会跟着有所减少或者是增加,转变成 了具有相应质子数的元素。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换成它的同族元素。如:
(1) CCl4的等电子体确定:换IVA族元素有SiCl4、GeCl4等;换VIIA族元素有 CF4、CBr4、CCI4、CFCl3……;同时换可有SiF4、SiFCl3……。
(2) CO2的等电子体确定:
可将O原子换为S原子得COS、CS2,
注意:不能将C原子换为Si原子,因为CO2和SiO2的结构不同(前者为分子晶体, 后者为原子晶体)。同理,不能将BeCl2的等电子体确定为MgCl2或BeF2(后两种分别为 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3) SO42-的等电子体确定:将一个O原子换为S原子得S2O32-; AsO43-的等电子体 可确定为PO43-。
注意不能将NO3-等电子体确定为PO3-,因为后者是聚合物(PO3)nn-
(4) 对于原子晶体类也可作类似推导:金刚石Cn与晶体硅Sin互为等电子体。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逐一转移给组成中的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相应 原子的质子数也随之减少或增加,变换为具有相应质子数的元素。一般来说,讨论的元素 为s区或p区元素,即主族元素居多,通常相关元素的族序数满足A+B=C+D (或A+B=2C) 关系的,可考虑将A、B等个数换为C、D (或1A、1B换为2C)。
如:(1)CO2的等电子体确定,除了上述结果以外,还可以采用价电子迁移法:C、O 原子的价电子数分别为4、6,从周期表中的位置看,中间夹着N元素,N原子价电子数为 5, 一个O原子拿一个电子给C原子,在电性不变条件下质子数同时变为7 (价电子同时变 为5),则可换为两个N原子(由此也可以看出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得N2O;如果将C 原子的两个价电子转移给两个O原子,元素原子分别转换
等电子体的判断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