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汤式《小梁州·九日渡江》原文及译文赏析-古诗-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汤式?小梁州·九日渡江?原文及译文赏析-古诗-赏析
小梁州·九日渡江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②,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③。山容瘦,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注】①九日:重汤式?小梁州·九日渡江?原文及译文赏析-古诗-赏析
小梁州·九日渡江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②,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③。山容瘦,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注】①九日:重阳。江:指长江。②棹:划船。③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
九日:重阳。江:指长江。
②棹:划船。
③茱萸:植物名,有浓香。
1.本曲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2.“山容瘦,老树替人愁〞这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
1.本曲抒写了作者落魄江湖间的羁旅情愁〔1分〕。首句刻画了萧瑟秋风中孤独泛舟,渺无去处的孤独者形象〔1分〕;“伤心句〞抒写了主人公落魄江湖,怀才不遇的悲慨〔1分〕;“相知几个白头〞,也隐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慨叹〔1分〕。
2.本句用了拟人和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山瘦〞、“树愁〞,赋予山、树人的情思,同时营造出一派萧索、悲凉的意境〔1分〕;景中含情,情融于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无常、人生易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感慨及重阳佳节的羁旅情愁〔对家人的思念〕〔1分〕。

汤式,元末明初散曲家、戏剧家。字舜民,号菊庄。象山〔今属浙江〕人。曾为本县县吏,不得志,落魄江湖。入明,流寓北方,明成祖朱棣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年间常得恩赏。 汤式的作品以曲录史,思想内容丰厚,极大地开拓了散曲文学的题材范围。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进而总结历史、感慨人生;描绘了元朝灭亡时候的衰残景象,同时传达出对新王朝的期盼;而他以散曲体裁表达悼念之情,创始悼亡散曲的肇端。
汤式是现今存曲最多、散曲题材很广泛的一位由元到明的曲家,他的曲作创作技巧圆熟,艺术风格多样,具有浓郁的曲味。汤式算得上是元散曲跨越时代的殿军,可说得上是在明散曲这新舞台上走旧台步的揭幕人。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之作,前面写景,后面抒情,前面最后一句“老树替人愁〞是过渡句,是情景交融之句。从曲中所述看,可能是作者晚期作品,抒发年华易逝之哀情,但在人生感慨中,也隐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慨叹。
?小梁州·九日渡江?共二首,此是第二首,第一首为:“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幺〕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两曲采用了诗歌的连章体,以韵脚的改变,拓出另一方写作空间。但前首为渡江之前的岸上之作,而此首更切“九日渡江〞的题面,故以之入选。
前五句写“渡江〞之秋景,而视角不尽一样。起首两句,作者是将自己乘坐的“孤航〞也作为江景的构成部分,强调了“秋风江上〞、“烟水茫茫〞的大块背景,而点现出己身的孤独。后三句那么为推篷所见,“白云西去〞,是相对孤航东下的说法,白云也相留不住,衬出了游子漂泊寂寞的心态。“雁南翔〞既是深秋的常景,又隐用了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

汤式《小梁州·九日渡江》原文及译文赏析-古诗-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卢卡斯666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