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念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急忙,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
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莩乞丐者。或仅守厥家,不失饱暖,而胸无点黑。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
1
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著畅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莫非荣华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发奋而浚慧乎!我虽微官,吾儿便是荣华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时时散给诸众同学。
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黄昏,以旧鞋与穿而
去。彼父亲母亲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犯难矣。夫择师犯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
过一方之秀,未必国内绅士。或暗笔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悉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
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仪尊崇,必不可废。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儿顺口好读,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认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回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猎蚤出。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
凡人念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能够不念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识在我,原不是折本的买卖。愚兄现在已发达矣,人
亦共称愚兄为关头念书矣,终究自问胸中担得出几卷书来?可是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人有负于书耳,书亦何负于人哉!昔有人问沈
近思侍郎,如保是救贫的良法?沈曰:念书。其人以为迂阔。其实不迂阔也。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信此言,则荣华,不信,则贫贱,亦在人之有识与有决并有忍耳。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不论时文、古文、诗歌、词赋,皆谓之文章。今人鄙薄时文,几欲摒
2
诸笔墨之外,何过分也?将毋丑其貌而不鉴其深乎!愚谓本朝文章,当以方百川制艺为第一,侯朝宗古文次之;其他歌诗辞赋,扯东补西,拖张拽李,皆拾先人之唾余,不能贯穿,以无真气故也。百川时文精髓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朝宗古文标新领异,指画当前,绝不爱先人羁绁;然语不遒,气不深,终让百川一席。忆予幼时,行匣中惟徐天池四声猿、方百川制艺二种,读之数十年,未能得力,亦不撒手,相与终焉而已。世人读牡丹亭而不读四声猿,何故?
文章以沉稳畅快为最,左、史、庄、骚、杜诗、韩文是也。间有一二不
尽之言,话中有话,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
板桥家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