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晓行-古诗-赏析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追念,人别後,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喜迁莺 晓行-古诗-赏析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追念,人别後,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注释】:
此词是作者在冬日一个拂晓上路时思念他的妻子而写的。词的上片写晓行风光,下片写怀人情思。上下两片一因一果 ,一景一情 ,结合得天衣无缝,写景 、抒情相得益彰。?直斋书录解题?谓刘一止“尝为晓行词盛传于京师 ,号刘晓行,〞可见时人对此词的推崇。
上片起首一句将时间点明,并由于角声唤醒旅人,引起以下画面的展开 。“宿鸟〞二句更把时间界限进一步点明:树上巢中的鸟不到天明是不会聒噪的,虽有响亮的号角声飘来,却未惊醒它们,可见天色还未大亮。但雄鸡在黎明前是定要啼鸣的,“鸡先觉〞,又说明天快亮了。起句和以上两句是写在驿舍室内听觉所起的反响。接着三句:一眼望去是连绵而曲折的村落,一个“烟〞字,说明晨雾未消;行人已起,马在嘶叫。一弯残月,透过长林,隐约可见。这都是词人分开住地出门后的所见所闻。以下“泪痕〞两句,说明作者在驿舍中因伤感而流过泪 ,并且曾饮酒御寒。
这两句以感受写天候之寒冷。一个“霜〞字点明是清晨的行动,紧扣词题。这七句,全用白‘描手法,写出晓行所见所闻和身体的感受,真实动人。清人许昂霄评曰:“‘宿鸟’以下七句,字字真切,觉晓行情景宛在目前 〞〔?词综偶评 ?〕,是恰当的 。前结三句,“ 倦客 〞说明他曾久客外地,对行旅生活已感到厌倦;“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化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 ?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解云:“禁,愿乐之辞 。刘一止?喜迁莺 ?词‘ 叹倦客 ,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言倦客不愿意再奔波风尘京洛也 。〞作为徽宗宣和三年〔1121〕的进士,词人直到高宗绍兴初年,才得授秘书省校书郎。此次夜宿晓行,再去京都,当是为了应诏赴官,但又深觉京尘可厌,实不愿
喜迁莺 晓行-古诗-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