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判断题
1、承受弯矩作用的构件称为受弯构件。
2、板是典型 的受弯构件,而梁与墙则不是的。
3、由剪力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叫斜截面破坏。由弯矩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叫正截面破坏。
4、受弯构件的设计一般包括正截面受弯承筋构成的钢筋骨架。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时,还应在梁侧设置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
三、梁的配筋
1、纵向受力钢筋
①单筋截面和双筋截面
前者指只在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后者指同时在梁的受拉区和受压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受弯构件。故纵纵向受力钢筋有受压和受拉两种。
②梁纵筋宜采用二级或三级钢筋,常用直径 d =12~25mm。
③梁纵筋净距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
三、梁的配筋
2、架立钢筋
无受压钢筋的梁在其上部需配置两根架立钢筋,其作用是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并与梁底纵向受拉钢筋形成钢筋骨架。
架立钢筋的最小直径(mm)
梁跨(m)
<4
4~6
>6
最小直径(mm)
8
10
12
三、梁的配筋 3、梁侧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梁的一般构造要求
1、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亦称腰筋),并用拉筋固定。
2、作用:用于抵抗由于温度应力及砼收缩应力在梁侧面产生
的裂缝,同时与箍筋共同构成网格骨架以利应力扩散。
3、配筋: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拉筋直径与箍筋直径相同,间距常取箍筋间距的两倍。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截面有效高度
1、钢筋外边缘至砼外边缘的距离 称作砼保护层厚度C。
2、主要作用,一是保护钢筋不致锈蚀,保证结构的耐久性;二是保证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三是在火灾等情况下,避免钢筋过早软化。
3、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也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截面有效高度
注: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实际工程中,一类环境中梁、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取为: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梁30mm,板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时,梁25mm,板15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截面有效高度
二、截面有效高度:指受拉钢筋的重心至截面受压边缘的垂直距离。在进行截面受弯配筋计算时,要使用至该值。 h0=h-as单排: as= 35~40mm双排: as= 55~60mm
第一章 梁板结构设计
主讲: 管品武 教授
本章提要:
(1) 要求熟练掌握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内力按弹性理论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建立折算荷载、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深入了解连续梁、板截面设计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
(2) 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形楼盖,要求熟练掌握其静力工作特点,掌握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的近似方法;(熟练掌握其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熟悉这种楼盖结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3)对于叠合式楼盖,要求了解其形式、掌握内力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4)对于装配式楼盖;要求了解预制梁板的形式、掌握其结构布置和连接及内力计算要点。
(5)对于无粘结预应力楼盖,要求掌握其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
概述
楼盖和屋盖是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房屋结构的自重和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
楼盖的主要功能(P1):
把楼盖上的竖向力传给竖向结构(柱、墙、基础等);
把水平力传给竖向结构或分配竖向结构;
作为竖向结构构件的水平联系和支撑。
对楼的结构设计要求(P1):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满足承载力和竖向刚度的要求;
在楼盖自身水平面内要有足够的水平刚度和整体性;
与竖向构件有可靠的连接,以保证竖向力和水平力的传递。
(1)按结构的受力形式分类: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密肋楼盖、无梁楼盖;
(2)按是否施加预应力分类:钢筋混凝土楼盖、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包括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P1-2);
(3)按施工方法分类:现浇式楼盖、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P2)。
现浇楼盖的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抗冲击性能好,对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强,开洞方便。缺点是模板消耗量大,施工工期长。
装配式楼盖主要用在多层房屋,特别是多层住宅及工业厂房。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节省模板,缺点是楼盖的刚度、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较差。
装配整体式楼盖是提高装配式楼盖的刚度、整体性和抗震性能的一种改进措施,它集中了现浇式和装配式楼盖两者的优点,克服了不足之处。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梁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