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主要类型:洪涝、干旱、台风、暴雨、寒潮
寒潮
台风
暴雨
洪涝
干旱
洪涝灾害
由于降雨、融雪、冰凌、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流和积水造成的危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泛称水灾。
洪涝的分类
水灾分为“洪”和“涝”两种
*“洪”,指大雨、暴雨引起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
* “涝”,指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同时也有相应的洪涝灾害预防和预警机制,其中包括根据防汛特征水位,对应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四共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
洪涝灾害分布:
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
灾情严重。
110 °E
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内陆地区较少。多分布在平原地区,高原和山地少。
洪涝时空分布区:
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地区,是全国洪涝次数最多、范围较大地区;
湘赣北部地区;
苏浙沿海和闽北地区;
淮河流域;
海海流域。
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集中发生在每年的春、夏、秋季,由南向北推移。
(1)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气象灾害(旱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