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前二个检查层次是在生产第一线,以班组的非专职检验人员为主体进行的,主要以对施工质量控制的形式进行的。其虽然不一定有检查的书面材料或记录,但却是真正形成实际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班组自检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验收对合格点率的要求,原规范为70%;修订后普遍提高为80%;某些重要项目则为90%。应强调的是:合格点率不是判定一般项目合格与否的惟一条件。若实际超出允许偏差过大(如构件或结构上的奇异偏差),已严重影响到了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如设备安装无法进行;结构抗力大幅度损失等),则即使是个别检查点不符合要求,也应直接判为不合格。此外,即使是超过允许偏差,超出数值也不希望过大。一般限制不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当然也并不严格限定,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改变原规范标准中死板地只以允许偏差合格点率判断的验收方式,考虑过大偏差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影响而采取更实际的判断,这是本次标准修订“强化验收”的具体体现。
Date
13
检验批是检查验收的最小单位。控制和覆盖的范围不大,检查性质也比较简单,只须基层的质量检查人员就可以了。,由施工单位的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和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共同组织验收,其工作程序如下:
检验批的检查验收
Date
14
表格的内容及填写
(1)表名及编号
“检验批”三字,同时在表名下面注上相应质量验收规范的标准规范号,以作为检查验收的依据。
表格的编号列于表的右上角,为8位数字编码。其意义如表5-1所示;-2所示。有了表格的编码,就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资料的分类,装订成册和管理。
Date
15
4、表格的内容及填写
(1)表名及编号
“检验批”三字,同时在表名下面注上相应质量验收规范的标准规范号,以作为检查验收的依据。
表格的编号列于表的右上角,为8位数字编码。其意义如表5-1所示;-2所示。有了表格的编码,就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资料的分类,装订成册和管理。
Date
16
检验批验收记录表编码 表5-1
分部工程代码的内容 表5-2
数字位置
第1、2位
第3、4位
第5、6位
第7、8位
编码内容
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次序
代码
数字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分部工
程内容
地基
基础
主体
结构
建筑装
饰装修
建筑
屋面
给水排
水采暖
建筑
电气
智能
建筑
通风
空调
电梯
Date
17
(2)验收背景
表格的表头部分为检查验收的背景。包括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及有关负责人(项目经理)等。此部分内容反映了该检验批的工程背景,应事先根据工程合同填写。单位必须写全称,分包单位同样也应写全称,并与合同上的盖章一致。
(3)检查验收记录
表格的中部为检查验收记录,这是验收表格的核心内容。其又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关技术标准的名称及编号;二是检查记录表。
前者是施工操作所依据的标准规程。这部分要求主要靠施工单位自行编制的企业标准或相应的技术文件(如操作规程、检查评定办法等)来解决。规范改革鼓励企业自行编制企业标准,反映自身的技术进步及经验、特长,并希望其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的手段。企业标准应提出不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企业标准可按一般标准编写规则成稿,并经上级部门组织专家审定,使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以作为检查验收的依据。应在相应栏目内填写相应标准规程的名称及编号。
Date
18
检查记录反映了对各检验项目的检验结论。根据重要性,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分别列出。具体项目由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确定。由于检查记录表格所要表达的内容过多,因此在“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栏目中只能简化填写。前半列概括填写检验名称或检查内容(如混凝土强度等级、尺寸偏差等);而后半列则填写检验指标(如C30,±15mm等)。也可直接填写条款号码以代替质量要求。在“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一栏中,由施工单位填写自检的情况及评定结果。
表格填写方式可有三种:
a、对于定量的检查则尽量填写量测结果,以供评定验收;
b、对于定性的检查则用“∨”和“×”表达,前者为符合要求,后者则相反;
c、对于更复杂的检查验收(如混凝土强度验收),则可简单填写相应检查验收技术文件的编号及合格与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