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好身边的“绿豆”
王永军 暑假中天气异常炎热。便熬了些绿豆汤解暑。中午吃饭时发现绿豆仍有些夹生,不禁纳闷道:我连续煮了20分钟,咋还不熟呢?爱人笑道:真是个书呆子;煮绿豆要先煮10分钟,再闷上5分钟,接着再煮5分钟才行。晚上做煮好身边的“绿豆”
王永军 暑假中天气异常炎热。便熬了些绿豆汤解暑。中午吃饭时发现绿豆仍有些夹生,不禁纳闷道:我连续煮了20分钟,咋还不熟呢?爱人笑道:真是个书呆子;煮绿豆要先煮10分钟,再闷上5分钟,接着再煮5分钟才行。晚上做饭时如法炮制,果然比上午煮的好多了。于是便感到好奇,两次同样用了20分钟,为啥多闷了那5分钟效果就不一样了呢?爱人笑遭:煮绿豆也得讲究火候。 “煮绿豆也得讲究火候”。我反复揣摩这句话的含义,确实太过心急并不见得效果就好,10+5+5>20,中间冷却的这五分钟不可或缺,看来这做饭还真有大学问!冷静想一下,岂止做饭须讲究火候,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一味心急求快,也可能会闹出“夹生”的笑话呢。
曾经去一所学校听课。正赶上周一的升旗仪式,我尾随学生来到操场上。恰好看见一位年轻班主任正气冲冲地把一个男孩从队伍里拽出来,一脸严肃地冲他吼道:“李明,上周刚表扬了你,今天又在队伍里捣乱……”老师越说越起劲,喋喋不休。升旗仪式结束,我随着李明的班级往回走,几个男孩子冲他打趣道:“李明,班主任哆嗦了那么多废话,你竟然都记住了!”李明撇了下嘴小声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咱班主任的臭水平么!每天像个老太太似的唠唠叨叨,我一猜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李明”式的学生,如何让批评取得实效,看来做老师的确应讲究一点艺术。注意把握好教育的火候。如果一味急火攻心劈头盖脸地指责学生,不见得有效,只有适当的冷却才会使他们去冷静反思,也只有这种情绪沉淀和自我反思才可能真正深入其内心,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否则只能像煮绿豆一样“费力不讨好”了。
教育火候的把握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刻反思,因为适度的教育更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去教堂聆听牧师演讲。十分钟后。他觉得牧师的演讲非常感人,决定要多捐些款。又过了十
煮好身边的“绿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