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排烟
二、烟气的流动规律
建筑物内火灾的烟气是在上述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流动、传播。各种作用有时互相叠加,有时互相抵消,而且随着火势的发展,各种因素都在变化着;另外,火灾的燃烧过程也各有差异,因此要确切的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烟气在过排烟风道排烟。
2022/8/23
19
消防排烟机
消防排烟轴流风机
消防排烟混流风机
2022/8/23
20
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排烟机
2022/8/23
21
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主要有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还有自带电源的专用排烟风机。排烟风机应有备用电源,并应有自动切换装置;排烟风机应耐热,变形小。使其在排送280℃烟气时连续工作30min仍能达到设计要求。
离心风机在耐热性能与变形等方面比轴流风机优越。经有关部门试验表明,在排送280℃烟气时,连续工作30min是完全可行的。其不足之处是风机体形较大,占地面积大。
2022/8/23
22
用轴流风机排烟,其电动机装置应安装在风管外,或者采用冷却轴承的装置,目前国内已经生产专用排烟轴流风机,其设置方便,占地面积小。
利用蓄电池为电源的专用排烟风机,其蓄电池的容量应能使排烟风机连续运行30min,对自带发电机的排烟风机,应对其风机房设有能排除余热的全面通风系统。
2022/8/23
23
(一)局部排烟方式
投资高,排烟机分散,维护管理比较麻烦,费用也高。
缺点:
2022/8/23
24
(二)集中排烟方式
集中式排烟系统是由挡烟垂壁、防火阀、排烟口、排烟管道、排烟机、烟气排出口以及电气控制等设备组成。
2022/8/23
25
机械排烟部位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1) 长度超过20m且不能直接对外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走道;虽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走道。
(2) 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如大型办公室、储存较多可燃物的库房等)。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考虑排烟设施,而对于使用人数较少、面积较小的房间不考虑排烟设施,既可保障基本安全,又可节约投资
2022/8/23
26
(3) 高层建筑室内超过12m的中庭。中庭在烟气控制、防止火灾蔓延、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等方面仍有一定问题,应设排烟设施。
(4) 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间超过50㎡,而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机械排烟部位
2022/8/23
27
机械排烟量的确定
当火灾发生时,产生大量的烟气及受热膨胀的空气量,导致着火区域的压力增高,一般平均高出其他区域10~15Pa,短时间内可达35~40Pa。机械排烟系统必须有比烟气生成量大的排风量,才有可能使火区产生一定负压。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内走道、房间或防烟分区的排烟风量按地面面积不小于60m3/(h·m2)。而对于建筑内部的中庭(高度>12m)的机械排烟风量为6次/h(中庭体积≤17000m3),或4次/h(中庭体积>17000m3),(102000m3/h)。
2022/8/23
28
机械排烟系统通常负担多个房间或防烟分区的排烟任务。它的总风量不像其他排风系统那样将所有房间风量叠加起来。这是因为系统虽然负担很多房间的排烟,但实际着火区可能只有一个房间,最多再波及邻近房间,因此系统只要考虑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2个房间或防烟分区,目前《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机械排烟系统的总风量应按(120 m3/h)确定。这实质上考虑了2个或2个以上房间(或防火分区)的排烟风量。
机械排烟量的确定
2022/8/23
29
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房间排烟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1/60 m3/s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房间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30 m3/s计算,并且规定,机械排烟系统的最小风量不得小于2 m3/s。对于系统管路的截面选择,只为一个房间排烟的管路,则按房间的排烟风量选择;为2个或2个以上房间排烟的管路,则按其中面积最大的房间每平方米地面面积1/30 m3/s(120m3/h)确定的风量选择。
机械排烟量的确定
2022/8/23
30
排烟风速,当采用金属风管时,不应超过20m/s,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石板等其他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超过15m/s。一个排烟系统可以担负若干个防烟分区,其最大排烟量为60000 m3/h,最小排烟量为7200m3/h。
机械排烟量的确定
2022/8/23
31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
1) 排烟气流应与机械加压送风的气流合理组织,并尽量考虑与疏散人流方向相反。
2) 为防止风机超负荷运转,
建筑防排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