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航空航天总线技术
2012-2-22 来源:航空制造网 作者:
伴随航空和航天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总线已经不能满足新型航空及航天电子系统的技术总体设计需求,因此目前传统的总线技术正逐步被新一代航空数据总线技术所替代,目前国外新型的商业和军用航空航天项目中的电子系统采用的总线已经开始转向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FC)、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vionics Full-Duplex Switched Eth,AFDX)、SpaceWire、Time-triggered Protocol(TTP)和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新一代总线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总线可以提供更高带宽、更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新一代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技术设计要求。
光纤通道
FC是由美国标准化委员会(ANSI)的X3T11小组于1988年提出的高速串行传输总线,解决了并行总线SCSI遇到的技术瓶颈,并在同一大的协议平台框架下可以映射更多FC-4上层协议。FC具备通道和网络双重优势,具备高带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抵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能够提供非常稳定可靠的光纤连接,容易构建大型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网络,目前支持1x、2x、4x和8x的带宽连接速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带宽还在不断进行扩展,以满足更高带宽数据传输的技术性能要求。FC在航电上的应用主要包括:FC-AE、FC-AV(ARINC818)协议2个大的分支。
1 FC-AE协议集
FC-AE标准本身是一个FC应用到航空电子环境中的一组协议集,主要用于航空电子环境下各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传输视频、指控、仪器仪表、传感器等数据,主要包含:FCAE-1553、FC-AE-ASM、FC-AERDMA、FC-AE-FCLP及FC-AEVI共5种协议,目前FC已经被用在 FC-35、B1-B、F18E/F、V22、Apache等机型,FC是四代和五代战机的代表性技术之一。从国内整体应用形式看,FC-AE-ASM协议已经开始预研和验证,并对国际标准协议进行了一些特定的改进,是将来国内应用的一个重点方向。
2 FC-AV(ARINC818)协议
FC-AV标准于2002年正式对外发布,主要基于FC 传输具备大数据量特点的音视频数据流,针对工业级的应用,该协议在F18和C-130AMP等军用机型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传输机内的视频和音频数据。随着航电技术的不断前进,目前美国和欧洲在机型视频系统设计时已经开始全部转向ARINC818(航空电子数字视频总线,Avionics DigitalVideo Bus,ADVB)标准于2007年由美国航空电子委员会(AEEC)正式对外发布,主要用于传输关键非压缩数字视频,采用单向点对点传输方式,用于完成执行关键安全视频任务,目前该协议在波音787,A400M、A350XWB机型上得到成功应用。
新一代航空航天总线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