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补充雌激素可有效地预防绝经后雌激素降低所致的骨质疏松并骨折的危险性。然而,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不规则阴道流血,以及长期应用可能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等。因此,人们力图寻找一种既保留雌激素对骨的保护作用,又可避免长期应用可能对某些器官和组织产生副作用的药物,用于绝经后妇女防治骨质疏松。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 SERM)因具有上述特征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对SERM作一综述。
一、SERM的特征、分类及作用机理
(一)SERM的特征及分类
SERM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类化合物,能选择性地结合于体内不同部位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与骨成骨与破骨细胞和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雌激素作用,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而与乳腺(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部位(上皮及肌层细胞等)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则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生[1,2]。
SERM依其结构可分为3大类型[3,4]: (1)三苯乙烯的衍生物:代表为三苯氧胺(tamoxifen,TAM);(2)二氢萘的衍生物:代表为萘氧啶(nafoxidine,NAF);(3)苯并噻吩的衍生物:代表为雷诺昔酚(raloxifene,RAL)。TAM是最早人工合成的SERM,能选择性的与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抑制骨丢失,同时对乳腺细胞则表现出抗雌激素的作用,因而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TAM对子宫内膜却有雌激素样作用,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5,6]。因此,TAM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来发现了一类在乳腺和子宫具有拮抗雌激素作用、在骨和心血管系统具有雌激素作用的新型SERM,即RAL及其类似物[7]。这类药物满足了绝经后妇女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对雌激素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应用雌激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对NAF, 目前尚未见临床研究报道。
(二) SERM的作用机理
一般认为,SERM的组织选择性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7,8]。它可能通过自身结构变化,或在不同的组织中与不同的雌激素受体亚型结合后而产生的结构改变,以及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通过各细胞间的相互影响,在不同的组织和部位发挥不同的生理效应。分子水平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或具有雌激素特性的物质(如SERM)结合后,可激活多个位于DNA上的应答素(DNA response element),如雌激素应答素及RAL应答素,通过应答素来调节基因的转录,影响蛋白质的合成[9]。已知有多种基因含有类似RAL应答素的序列,如osteonectin基因、尿激酶胞质素原激活基因、特异性神经轴突生长蛋白GAP-43基因以及癌胚蛋白c-MYC基因等,这些基因通过雌激素的调节编码在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因此,一种雌激素或具有雌激素特性的物质是通过调节多种DNA应答素来发挥作用的,在不同的组织中,调节的应答素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如雌激素或抗雌激素的作用。
二、SERM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一)动物实验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