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破解企业用工难
朱一旦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回暖,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效益明显提高,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企业劳动用工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渐旺盛,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开始显现。新一轮企业用工难的出
当前劳动力市场中,一些企业用工告急,一些人却找不到工作,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加强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是解决用工难的一条有效措施。一是加强基层劳动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通过基层劳动保障站,镇、乡广播电台,镇、乡政府网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二是加强县(市)级劳动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通过政府网、劳动保障网、人才网、人力资源网、就业服务网、中介机构等信息平台发布本地企业用工信息。三是加快省级劳动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要采取措施,建设全省统一的用工信息发布平台,使求职者能了解全省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用工信息网络,让各地企业的用工需求情况在同一平台都可以查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为企业发布用工需求信息,为劳动者提供便捷的用工信息,使企业、求职者双方了解用工供、求情况。
五、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会,为企业招聘提供服务。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如,针对建筑企业的用工特点,每年在春节期间举办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会;在寒、暑假期间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在职业技校生毕业时,举办技能人才招聘会;运用各个时期、各种需求办好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招聘会,为双方提供招聘、择业机会。同时,还要举办各种类型的专场招聘会,通过农民工专场招聘会,重点用工企业招聘会,困难就业群体专场招聘会,镇、乡劳动力招聘会,利用举办农贸集市时召开劳动力招聘会,到劳动力输出地举办招聘会,以及举办人力资源周末集市等等形式,为企业招聘各类急需的劳动力。
六、加强劳务合作基地建设,实行劳务对接。
要主动与劳务输出大省的劳动保障部门联系,签订劳务合作意向书,建立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加强劳务输出县、市的联系,建立劳务合作基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书;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积极与职业学校、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联系,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输送技能型人才到企业就业。完善外来员工联络员制度,发挥外来员工在家乡熟人多的优势,通过他们采取亲带亲、邻带邻、老乡带老乡的办法,帮助企业招录急需的人力资源。
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
按照企业紧缺工种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建立“有效培训、就地转移”的快车道,为企业培养对口适用的人才;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和“定向委托”培养机制。大力开展职业技校和企业的定向培训机制,技校专门为企业办班,企业为技校毕业生安排见习场地,毕业后就地就业。鼓励企业与培训机构合作办班,按照企业用工需求,由培训机构办班,实现“零距离”就业。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职高等学校应结合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设置相关课程,为企业输送所需人力资源。加大免费培训力度,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应针对企业用工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为企业多培训各类急需人才。
八、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企业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
浅谈破解企业用工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