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基础空间. 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1、确保基坑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2、确保基坑临近建筑物或地下管道正常使用
3、防止地面出现坍塌、坑底管涌发生
支护方式浅坑
常见支护形式:
(1)锚拉支撑(1)斜柱支撑
(2)斜柱支撑(2)锚拉支撑
(3)连续式垂直支撑(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4)间断式水平支撑(4)短桩横隔板支撑
(5)断续式水平支撑(5)临时挡土墙支撑
(6)短柱横隔式支撑(6)挡土灌注桩支护
(7)临时挡土墙支撑(7)叠袋式挡墙支护
深坑
常见支护形式:
(1)土钉墙支护(1)排桩支护
(2)钢板桩支护(2)地下连续墙
(3)水泥土墙支护(3)水泥土桩墙
(4)排桩内支撑支护(4)逆作拱墙
(5)排桩土层锚杆支护
(6)挡土灌注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
总结
浅基坑的支护
适用范围:斜柱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或使用机械挖土的基坑。
适用范围:锚拉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或使用机械挖土,
不能安设横撑的基坑。
三、型钢桩横挡板支撑型钢钢板支撑(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一种浅基坑的支护方式,沿挡土位置预先打入钢轨、工字钢或H型钢,间距1~,然后边挖方,边将3至6cm
厚的挡土板塞进钢桩之间挡土,并在横向挡板与型钢桩之间打上楔子,使横板与土体紧密接触。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是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层中使用。
四、短桩横隔板支撑
打入小短木桩或钢桩,部分打入土中,部分露出地面,钉上水平挡土板,在背面填土、夯实。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五、临时挡土墙支撑沿坡脚用砖、石叠砌或用装水泥的聚丙烯扁丝编织袋、草袋装土、砂推砌,使坡脚保持稳定。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
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六、挡土灌注桩支护施工工艺:在开挖基坑周围,用钻机钻孔,下钢筋笼,现场灌注混凝土桩,桩间距为1~2m,成排设置,上部设联系梁,在基坑中间用机械或人工挖土,下挖1m左右装上横撑,在桩背面装上拉杆与已设锚桩拉紧,然后继续挖土至要求深度。如基础深度小于6m,或邻近有建(构)筑物,也可不设锚拉杆,采取加密桩距或加大桩径的方法。特点
:施工设备简单。所需作业场地不大,噪声低,振动小,成本低,桩刚度较大,抗弯强度高,安全感好。
缺点:止水性差。为防止水土流失,也可在灌注桩之间加粉喷桩。
适用范围:适合于开挖较大、较浅(小于5m)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放坡,不允许附近地基出现下沉位移时采用
七、叠袋式挡墙支护
深基坑的支护
一、排桩支护就是在挖基坑时的边坡支护的一种形式。确保挖基坑的稳点,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向基坑周围打排桩。
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
由于其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在我国排桩式支护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排桩通常多用于坑深7~15m的基坑工程,做成排桩挡墙,顶部浇筑砼圈梁,它具有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强、变形相对较小,施工时无振动、噪音小
,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当工程桩也为灌注桩时,可以同步施工,从而有利于施工组织、工期短。当开挖影响深度内地下水位高且存在强透水层时,需采用隔水措施或降水措施。当开挖深度较大或对边坡变形要求严格时,需结合锚拉系统或支撑系统使用。排桩支护依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与(预应力)锚杆结合形成桩锚式和与内支撑(砼支撑、钢支撑)结合形成桩撑式支护结构。
(1)悬臂式排桩支护结构
悬臂式支护结构主要是根据基坑周边的土质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选用,
其技术关键之一是严格控制支护深度。根据深圳地区的经验,悬臂式支护结构适用于开挖深度不超过 l0m的粘土层,不超过5m的砂性土层,以及不超过4-5m的淤泥质土层。
悬臂式排桩结构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有利于基坑采用大型机械开挖。
缺点:相同开挖深度的位移大,内力大,支护结构需要更大截面和插入深度。
适用范围:场地土质较好,有较大的c、φ值,开挖深度浅且周边环境对土坡位移要求不严格。
(2) 内撑式排桩支护结构
内撑式支护结构由支护结构体系和内撑体系两部分组成。支护结构体系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排桩墙、SMW工法、钢筋混凝土咬合桩等型式。内撑体系可采用水平支撑和斜支撑。根据不同开挖深度又可采用单层水平支撑、二层水平支撑及多层水平支撑,分别
基坑支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