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说课稿
07 学前 吴琳琳
一、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
分析:通过一幅漂亮的指纹画来引出了今天的课题,同时激发幼
儿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二)认识指纹,观察指纹。
1、认识指纹。
师:请你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纹理,有线条,像一个一个
的圈……)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
的名字,叫做“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指纹,
(1)比较自己和同伴的指纹有何不同;
师:大家互相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指纹和自己的一样吗?
总结:同伴的指纹和我们的是不一样的。
(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指纹是不是相同;
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父母的指纹图,并和自己的进行比较)小
伙伴的指纹原来和我们自己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和爸爸妈妈长得很
像,他们的指纹和我们的一样吗?
4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说课稿
总结:爸爸妈妈的指纹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3)比较双胞胎的指纹是否一样;
师:(拿出双胞胎的指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都知道双
胞胎长得特别像,基本一模一样,那么他(她)们的指纹是不是一样
呢?
总结:双胞胎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4)教师小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
一。
分析:在“认识指纹,观察指纹”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分层比较
的方法,首先从身边的小朋友开始做比较,接着引申到自己的父母,
继而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注意力的“双胞胎”身上,因为不能立即找
到活生生的双胞胎,所以我在活动之前先准备好了双胞胎指纹的图
片。通过几个层次的对比与观察,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加形象地认识指
纹的“异样性”。
(三)观察指纹的类型
1、将几个幼儿的指纹印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引导幼儿观察指纹
的类型。
5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说课稿
2、找出两种常见指纹类型,分别给它们起名字。(斗型,由许多
同心圆构成,看上去像水中的旋涡; 箕型,纹线像簸箕似的,有一
边是开口的)
3、师:赶快用放大镜找找看,你有几个手指头是斗型的,有几
个手指头是箕型的?(各人统计自己各类指纹的数量,巩固认识指纹
的类型)。
分析:在此环节中,通过食物投影仪,可以使幼儿对指纹认识得
更清楚、直观。最后让幼儿自己统计记录自己的指纹,这是一个很好
的巩固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纠正,帮助幼儿正确认
识、区分指纹的类型。
(四)了解指纹的作用
1、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