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房屋
(3) 刚弹性方案
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刚性与弹性方案之间,在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小,但又不可忽略不计。这种房屋属于刚弹性方案房屋,其计算简图可用屋盖或楼盖与墙、柱连接处为具有弹性支撑的平面排架算
(2) 带构造柱墙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不小于180mm,沿墙厚方向的边长不小于墙厚(利用构造柱作壁柱时应当不小于1/30柱高),主筋不少于4φ12,混凝土等级不应低于C15;
② 构造柱对墙体允许高厚比的提高仅适于正常使用阶段;
③ 构造柱与墙应有可靠的连接。
墙、柱高厚比验算
【】,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外墙厚370mm,内纵墙及横墙厚240mm,砂浆为M5,(下端支点取基础顶面);隔墙厚120mm,,;纵墙上窗洞宽1800mm,门洞宽1000mm,试验算各墙的高厚比。
墙、柱高厚比验算
【解】
最大横墙间距S=×3=,,S<32m,确定为刚性方案。
,因承重纵横墙砂浆为M5,得[β]=24;,[β]=22,非承重墙h=120mm,用插入法得μ1=,μ1[β]=×22=。
承重墙H=,S=>2H=2×=,由附表2查得计算高度H0==。
非承重墙H=,一般是后砌在地面垫层上,上端用斜放立砖顶住楼面梁砌筑,两侧与纵墙拉结不好,故按两侧无拉结考虑,则计算高度H0==。
墙、柱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
S=,bs=
μ2=1-=
外纵墙高厚比
β=H0/h=<μ2[β]=×24=
(2) 内纵墙
S=,bs=
μ2=1-=
内纵墙高厚比
β=H0/h=<μ2[β]=×24=23满足要求
墙、柱高厚比验算
由于横墙的厚度、砌筑砂浆、墙体高度均与内纵墙相同,且横墙上无洞口,又比内纵墙短,计算高度也小,故不必进行验算。
隔墙高厚比
β=H0/h=30<μ1[β]=
墙、柱高厚比验算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的厂房,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带壁柱砖墙承重。厂房跨度为15m,全长6×4=24m,。墙体采用 MU10砖和M5砂浆砌筑。试验算带壁柱纵墙和山墙的高厚比。
、侧立面图
墙、柱高厚比验算
【解】该房屋的屋盖类别为1类,两端山墙(横墙)间的距离S=24m,,S<32m,确定为刚性方案。
(1) 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带壁柱截面几何特征()
带壁柱墙截面
墙、柱高厚比验算
截面面积
A=×105mm2
形心位置
y1=148mm
y2=240+250-148=342mm
惯性矩
I=×109mm4
回转半径
i≈104mm
折算厚度
hT==364mm
墙、柱高厚比验算
,柱高H=+=,S=24m>2H=,由附表2查得壁柱的 计算高度
H0==
,当砂浆为M5时,得[β]=24,承重墙μ1=,洞口宽bs=3m,壁柱间距S=6m,故[β]考虑 洞口的修正系数μ2为:
μ2=
纵墙整片墙高厚比
β=<μ1μ2[β]=××24=
墙、柱高厚比验算
(2) 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H=<S=6m<2H=,由附表2得壁柱间墙的计算高度
H0=+=
纵墙柱间墙的高厚比
β=H0/h=<μ1μ2[β]=
(1) 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带壁柱截面的几何特征()
截面面积A=×105
混合结构房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