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道德失控,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摘要:网络的诞生,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人们道德失范。如何应对人们伦理道德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伦理道德教育针对网络道德失控,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摘要:网络的诞生,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人们道德失范。如何应对人们伦理道德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伦理道德教育。
关键词: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失控 网络道德修养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21世纪则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尽管它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毋庸置疑,网络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但是,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带来许多道德失控如黄毒泛滥、隐私权受侵、网络诈骗、恶意诽谤等层出不穷。所以必须对网络的应用进行道德规范,把握好技术进步的正确方向,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网络的诞生,在现实社会之外又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变成了互不见面的虚拟交往;网友之间难以进行身份鉴别,网上交流可以完全无所顾忌。它不以声色闻辩是非,不以钱权衡量得失,不以衣冠相貌决定取舍,不以功名富贵判断价值。总之,一切的世俗标准遇见网络便如云烟消散。伦理道德环境的这一变化,无疑增加了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难度。如何应对互联网对人们伦理道德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尽快在人们中筑起一道牢固的伦理道德“防火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网络道德失控的主要表现。网络的隐蔽性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侵入等案件逐年增多。近几年,美国黑客的非法入侵高达26万件,损失达90亿美元,而全球数字化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更是巨大,共约180亿美元。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引以为豪的市级重点中学,校园网上的BBS开通不到一个星期,学生往BBS上发了大量帖子,其部分内容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攻击。这些现象说明,许多人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好公民,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人们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问题日渐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
目前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调查发现,%的人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的人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
。互联网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着并将继续产生影响和冲击。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的人没有选择“诚实守信”,%的人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的人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
针对网络道德失控,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