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100029
:010-64941360 :010-64976190
刘功智
应急体系建设与预案编制
一. 应急体系建设
二. 应急预案编制
三. 应急演习
内容提故
〔三〕森林火灾
〔四〕 海上搜救
〔五〕矿山事故
〔六〕化学事故
〔七〕 铁路事故
〔八〕 民航
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
依托于化工企业职防院的八个区域抢救中心〔吉林、沈阳、大连、济南、青岛、上海、株洲、天津等城市〕,约150多人。
〔一〕公安消防
〔二〕核事故
〔三〕森林火灾
〔四〕 海上搜救
〔五〕矿山事故
〔六〕化学事故
〔七〕 铁路事故
〔八〕 民航
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
救援人员约4千多人,救援列车170余列,轨道起重机约200台。
〔一〕公安消防
〔二〕核事故
〔三〕森林火灾
〔四〕 海上搜救
〔五〕矿山事故
〔六〕化学事故
〔七〕 铁路事故
〔八〕 民航
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
公安警察2500多人,空中警察和消防人员各约2000人,医务人员1400多人,机场专用消防车120多辆,机场辅助消防车60多辆。
(1)部门特色明显,应急指挥职能交叉
(2)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响缓慢
(3)应急装备数量缺乏和落后,救援能力差
(4)应急法制根底不健全
(5)应急预案操作性差
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保障;
实行政府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根本原那么;
增大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
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应急体系标准化、国际化;
重要根底是全社会总发动。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
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
法律根底
组织体制
运行机制
保障系统
紧急状态法
应急条例
政府令
标准
管理机构
功能部门
指挥中心
救援队伍
统一指挥
分级响应
属地为主
公众动员
信息通讯
物资装备
人力资源
财务经费
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
第二局部 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的根本概念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在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分析的根底上,预先制定的有关方案或方案,包括在应急准备、应急行动和现场恢复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安排。
应急预案有着多种不同称呼:
Emergency plan,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应急预案,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应急救援预案。
有利于做出及时、有效、有序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损失;
有利于应急准备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
成为各类事故的应急根底;
提高风险意识,促进平安生产工作;
重特大事故的沉重教训;
“预防为主〞方针的要求;
法律法规的要求。
我国各类事故概况
每年
每月
每周
每天
事故起数
1000,000
2740
死亡人数
140,000
380
因工伤残
700,000
1900
3-9人重大事故
10以上特大事故
30人以上特重
经济损失
2千亿
1994年6月16日,珠海市裕新织染厂发生大火,11小时后大火基本扑灭,现场留下一个中队扑灭余火,因力量不足,厂方组织没有接受任何灭火培训的400多名工人进入现场。厂房突然倒塌,造成93人死亡。
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400m3、储存170t液化气的球罐根部发生泄漏,仅采用80条棉被紧急堵漏,未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事故,先后发生4次大爆炸,10万人恐慌大逃亡,数千辆汽车交通堵塞。7名消防战士和5名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壮烈牺牲,伤32人。
1999年 “”海难,因天气恶劣及各种原因,长达7个小时救援都未成功, “大舜号”最终沉没,死亡282人。
2003年12月23日,在重庆开县发生的天然气井喷事故导致243人死亡。
后果严重度
发生频率
极显著
轻微
不显著
预
防
措
施
保护措施
显著
应急
风险(R) = 可能性(F) × 严重度(C)
应急预案编制的法律法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安生产法?
第17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第33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
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