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徐安平
教学目的:
1、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进步审美才能。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根《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徐安平
教学目的:
1、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进步审美才能。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根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精品文档请下载)
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桔祥。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写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板书:奇妙的对联)(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科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以下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课本P78)假设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总分值?
(上联—-孙行者 下联-—胡适之 祖冲之 韩退之 王引之)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正确,乃天造地设。(精品文档请下载)
下面我们翻到课本P78,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对联欣赏1、2、3中的六副对联,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学生大声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很多学生都能答复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及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学生可能答复的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2)词性一样;(3)构造相当;(4)仄起平收;(5)内容相关。)
老师以“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为例讲解对联的特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板书: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 对仗工整:字数、词性、构造一样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联" 内容相关(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认识了对联,但我们不仅要识其形,还要赏其韵.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