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法案例分析
《社会保险法》相关案例解析 讲 义
案例4:非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不为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
养老保险费?
李某系用人单位招用的非全日制劳动者,双方签定了书面劳动合同,并在
合伤。
周某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这一认定结论不服,于是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你认为周某的工伤认定会得到法院支持吗?
《社会保险法》相关案例解析 讲 义
案例分析:
1、“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包含三个必
须同时存在的要点:第一、工作时间前后;第二,在工作场所内;第三,从事与工作有关的
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只有这三点同时符合,才能将劳动者所受到的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
2、本案中周某的情形发生在工作时间前后,也发生在工作场所内。所以,周某的情形是否能
够确认工伤,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周某的行为是否属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
工作”。由于采煤工人下班之前洗澡属于其收尾性工作,因此应当将周某的情形认定为工伤。
3、周某不慎摔伤不影响工伤的认定。
4、其他劳动者发生和周某类似的情况,只要其洗澡行为不属于“从事与
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就肯定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社会保险法》相关案例解析 讲 义
案例8:因工作方面纠纷情绪激动自残叫工伤吗?
以某中学教导主任,在教委干部调节其和家长的冲突中,因不满调解结果
过于激愤用刀将自己刺伤的事情。
案例分析:《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社会保险法》相关案例解析 讲 义
案例6:劳动者工作时突发与工作无关的疾病死亡,属于工伤吗?
韩某任某公司技术开发部副经理。2006年10月,韩某为设计新产品,连续
加班两周,经过紧张的工作后终于到了实制阶段。但是,第一次实验出现了
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有人认为韩某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缺陷,是导致问题的
关键。韩某不服气,又没日没夜第进行无缺陷论证的工作。2006年11月3日,
韩某在加班工作中突发疾病,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最终韩某不治身亡。其
家属认为韩某的死亡应该属于工伤,享受因工伤亡的待遇。公司领导拒绝承
认。经抢救韩某的医院确认,导致韩某死亡的疾病确实与工作无关。
案例分析: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
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所以韩某应当认定为工伤。
《社会保险法》相关案例解析 讲 义
案例9:参加工会组织的活动受伤是否叫工伤?
2005年6月,某公司工会组织职工足球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公司职员尚某
不慎受伤,成小腿粉碎性骨折。尚某受伤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行政部门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尚某在职工比赛中受伤不属于工伤,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认定正确吗?
《社会保险法》相关案例解析 讲 义
案例分析:
1、《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
定为工伤。那么,尚某的情形是否可以视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
伤害呢?
2、所谓工作原因并非只包含自己的专职工作,工作时间并非只指平常固定的上班
时间,工作场所也并非只是固定意义上的办公地点、上班地点。只要是用人单位
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给职工安排的与公务有关的各项任务,都可以视为工作。尚某
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篮球友谊赛,是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是积极工作的
表现。尚某为此受伤,应该说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而受的伤,应
该认定为工伤。
《社会保险法》相关案例解析 讲 义
案例10: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开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
影响了劳动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需要赔偿损失吗?
程某200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私营企业工作。2007年9月,该企业按照有
关规定帮助程某上了失业保险,并按月缴纳和代扣代缴失业保险费。2008年
11月,程某因严重违法企业规章制度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被单位解除了劳
动合同。程某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生活十分困难。一天,程某在报
纸上得知如果上了失业保险的人员在失业之后可以领到失业保险金。程某知
道原单位给自己上过失业保险,就到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享受失业
保险金,单位领导特别反感他,就以种种理由一拖再拖,直到3个月后才为其
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导致他无法及时申领到失业保险金,给其生活造
成更大的不便和困难。程某要求公司赔偿其损失,他
社会保险法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