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析:如果是实验箱和 PC 联机操作,则可通过软件中的数据通路图来观测
实验结果,方法是:打开软件,选择联机软件的“实验——存储器实验”,打开
存储器实验的数据通路图(如下图所示)。进行手动操作输入数据,每按动一次
ST 按钮,数据通路图会有数据流动,反映当前存储器所作的操作(即使是对存
储器进行读,也应按动一次 ST 按钮,数据通路图才会有数据流动),或在软件
中选择“调试——单周期”,其作用相当于将时序单元的状态开关置为‘单步’
档后按动了一次 ST 按钮,数据通路图也会反映当前存储器所作的操作,借助于
数据通路图,可以仔细分析 SRAM 的读写过程。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实验写入数据如图所示及分析
1.第一组地址和写入数据
⑴ 将 IN 单元地址置为 00000000,WR/RD/IOM/为 000,IOR=0,LDAR=1,按
动 ST 产生 T3 脉冲, 即将地址打入 AR 中,如图:
⑵ 写入数据:将 IN 单元数据置为 00010001,WR/RD/IOM/为 100,IOR=0,
LDAR=0,按动 ST 产生 T3 脉冲,如图:2.第二组地址和写入数据
⑴ 将 IN 单元地址置为 00000001,WR/RD/IOM/为 000,IOR=0,LDAR=1,按
动 ST 产生 T3 脉冲, 即将地址打入 AR 中,如图:
⑵ 写入数据:将 IN 单元数据置为 00010010,WR/RD/IOM/为 100,IOR=0,
LDAR=0,按动 ST 产生 T3 脉冲,如图:
3.第三组地址和写入数据
⑴ 将 IN 单元地址置为 00000010,WR/RD/IOM/为 000,IOR=0,LDAR=1,按
动 ST 产生 T3 脉冲, 即将地址打入 AR 中,如图:⑵ 写入数据:将 IN 单元数据置为 00010011,WR/RD/IOM/为 100,IOR=0,
LDAR=0,按动 ST 产生 T3 脉冲,如图:
4.第四组地址和写入数据
⑴ 将 IN 单元地址置为 00000011,WR/RD/IOM/为 000,IOR=0,LDAR=1,按
动 ST 产生 T3 脉冲, 即将地址打入 AR 中,如图:
⑵ 写入数据:将 IN 单元数据置为 00010100,WR/RD/IOM/为 100,IOR=0,
LDAR=0,按动 ST 产生 T3 脉冲,如图:5.第五组地址和写入数据
⑴ 将 IN 单元地址置为 00000100,WR/RD/IOM/为 000,IOR=0,LDAR=1,按
动 ST 产生 T3 脉冲, 即将地址打入 AR 中,如图:
⑵ 写入数据:将 IN 单元数据置为 00010101,WR/RD/IOM/为 100,IOR=0,
LDAR=0,按动 ST 产生 T3 脉冲,如图:
静态存储器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