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斩断伸向迁坟补偿款的黑手.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斩断伸向迁坟补偿款的黑手
斩断伸向迁坟补偿款的黑手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征地拆迁领域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频频发生。然而,近年来这些“土地上的腐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犯罪黑手屡次伸向了农村迁坟环节。“蚂蚁啃骨头”是此类案件的特点,尽管案值不大,但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可能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严重后果。
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基础结构逐步朝城镇化方向迈进,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壮大,不可避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和拆迁。在征地拆迁领域中,因拆迁房屋而诱发的职务犯罪案件屡见不鲜。但在最近几年,土地征收征用开始不断涉及农村迁坟工作。在迁坟补偿款发放过程中,专款资金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力等因素导致这一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频繁发生。
案情介绍
从2009年至今,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共查办多起关于农村迁坟补偿款发放阶段的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张某、牛某等5人协同骗领公款案和李某4人侵吞补偿款案是此类案件中的典型。2009年,顺义区某村委会原工作人员张某等人,在协助镇政府为该村统计和发放迁坟补偿款的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以虚报人名、多报坟头数等手段,骗领、套取公款人民币近4万元。2011年,顺义区某镇原副镇长李某及村镇建设科原科长申某二人,掌握着地方财政审批、监督、发放补偿款的权力。而该村党支部原书记商某、原会计刘某具体实施迁坟补偿的登记工作。四人相互勾结,利用各自职务之便,虚增、侵吞该村迁坟补偿款,将老百姓的钱纳入自己的腰包。
征地迁坟工作直面群众,此类职务犯罪行为将影响党和国家在基层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如何及时遏制农村迁坟环节职务犯罪蔓延之势,做出有效应对及防范,已成为摆在预防人面前的新课题。
案件分析
捏造假名隐蔽作案
从犯罪手段分析,采取捏造假名等非常隐蔽的方式作案。涉案人员十分熟悉迁坟补偿款的登记、申请及发放等工作程序,对在哪些环节,利用何种方式虚假申报迁坟名单来逃避监督了如指掌。故在迁坟款的人员名单上报过程中,涉案会计采取将捏造的假人名混在真名单之中,或重复登记真人名的隐秘手段鱼目混珠,达到骗取补偿款的目的。此外,在犯罪过程中,只有具体实施骗取补偿款的人员知道内情,无第三方在场,由此造成外人很难知悉实情,更增加了犯罪的隐蔽性。
办案耗时长难度大
从案件查处情况分析,办案耗时费力,查办难度较大。随着农村土地征用频率的加大,涉及的迁坟工作量也逐渐增加,使得举报农村干部涉嫌该类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因犯罪手段多样,隐蔽性强,同时证据固定难,客观上造成案件侦查难度增加。此外,相关法律仅对村委会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占七种财产的情况规定为犯罪,但村级财务未对资金分类管理,使得在司法实践中,难以界定对村干部侵占迁坟资金的性质,导致案件定性难。这些原因造成调查的多,办成案件的少,为惩治留下盲区。
问题症结
症结一:“失衡心理”与“补偿心态”
被查处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握有人、财、物等实权,自觉高人一等。但这些人员常年处于农村基层第一线,工作辛苦,经济待遇却相对低下,因此普遍产生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想法。心态失衡之下,便产生为自己捞取好处的念头。另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对工作人员的利益分配方式日益明晰,并产生多样化特点。有些工作人员在社会利益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看到他人待遇、住房比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斩断伸向迁坟补偿款的黑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