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华应龙课感悟MicrosoftWord文档(2).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华应龙《分数的再认识》有感
4月20日,有幸听了数学名师华应龙的《分数再认识》一课。和数学名师零间隔 接触,感受名师的课堂,感受名师的人格魅力,,如沐春风如浴春雨。为了原汁原味地和大家共享这节精彩:“随意说话会影响老师讲课。”
师:“你们能从自己的角度,老师的角度和同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真好!但老师要告诉你,这节课可以随意讲话,这是为什么呢?”
生:……
师:“课堂上,你可以不举手就说话,只要你说的内容围绕着这节课的内容,假设别人说的和你意见一致,你就可以说是、对、我也是这样想的。假设别人说得好,你还可以点点头,或者报以掌声。”
师:“会点头吗?试一试。”(学生惬意的点头)“会摇头吗?”(学生夸大地摇头)
大家都笑了。
师:“这样上课多好啊!”
师:“再来一个问题。孙悟空拔下三根汗毛,一吹变成三只小猴子,2只公的,1只母的,你能想到什么分数呢?”
生1:“2/3,表示2只公猴,因为一共变出三只猴子。”
生2:“1/3,表示1只母猴。”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呢?”学生考虑着,老师期待着。
生:“3/3,因为一共三只小猴子。” 老师继续期待着。
师:“你还能想到其他分数吗?”
生:“3/4,"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孙悟空也是一只公猴,一共四只猴子,三只公猴。”(同学们笑了,华老师笑了,听课的老师也笑了。)
师:“孙悟空是公猴吗?回家看看《三国演义》吧。”
学生着急了,“老师,是《西游记》。” 老师笑了。
师:“你看随意说话多好啊。老师的错误一下子就纠正了。”
师:“我问完你们问题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呢?"
生:“老师您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
师:(在黑板上写“华佗”)“认识吗?”
生:“认识。名医”
师:(继续写“华罗庚”)“认识吗?"
生:“大数学家。"
师:(写“华应龙”)“认识吗?"
学生摇头,老师笑了:“这就是我!”
师:“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学生大部分举手。“这么多啊,知道天安门往西1000米是哪里?”学生沉默,
师:“没去过的也没什么,他们去了也不知道。打平了。告诉你们,那是中南海。中南海是胡锦涛工作的地方。"
师:“中南海往西1000米是哪里?”全体沉默。
师:“那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全体都笑了。
看似不经意的交流,其实是教者精心地筹划,彰显了教者细节的追求,尤其是对没去过北京的孩子,老师调用侃的语气说:“他们去过也不知道,打平了。”,,是一种体察,是一种创意。细节里充盈着教者灵动的智慧,教学风格的表达,教育功利的展现。这样的交谈拉近师生的心理间隔 ,营造了平等对话的气氛,指导了学习方法,又为新课《分数的再认识》打下铺垫。细节决定成败。
三、精彩课堂-—课如其人,人亦如课
新课是由大头儿子的难题导入的,,,沙发是领带对折了3次后量出7个这样的长度。那么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师:“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把你的答案写在纸上。”
看着有些茫然的学生,老师走近其中一个。
师:“想什么呢?”
生:“不知道怎么写。”
师:“想一想,

华应龙课感悟MicrosoftWord文档(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rozn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8-22